来到藤县外围之后,依稀能够听到城内激烈的枪声。
老爷子的鹰眼小地图火力全开,随后他发现,此时小地图上的鬼子小红点大概有两千多个。
基本上聚焦在一线阵地,还有几百个红点子在后方,那里是他们的炮兵阵地和后方医院。
进攻滕县的是第十联队,按标准的人数来讲,一个联队大概是3800人左右,第10联队还获得了额外的炮兵部队加成。
他们的伤亡已经快逼近两千了。
与此同时,川军也到了极限,前前后后所有的部队加上地方民团,以及警察部队。
总共是五千人左右,现在只有1000不到的“黄色小点点”,在城内勉强支持。
将士们都是好样的,用4000多人的牺牲,换掉了一千多头小鬼子。
等等……小鬼子的九六式150毫米重炮!!
九六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性能参数:
口径150毫米,炮管长468米,倍径31倍,
全重436吨,最大射程182公里,炮口初速760米\/秒,射速每分钟8发 。
战术作用:该炮是日军野战重炮兵联队的主力装备,具备较高机动性,由骡马牵引,精准度较高。
用于对滕县城墙及城内工事实施远程打击。
在滕县战役中,日军通过空中侦察定位川军阵地坐标后,集中该炮实施精确轰击,导致滕县东关、南关城墙迅速崩塌。
日军从中国驻屯军战车部队抽调1个150毫米榴弹炮大队,临时加强濑谷支队火力,共计六门重炮。
(还有六门重炮在濑古支队那里,有六门被临时增援给了第十联队)
该炮射程达16公里,曾对滕县火车站及川军指挥部实施覆盖射击 。
除此之外,还有八门38式150毫米榴弹重炮。
这玩意儿的性能参数:
口径1491毫米,炮管长188米,全重209吨,最大射程589公里,弹重36公斤 。
虽为老式火炮,但日军因成本问题未淘汰。
在滕县巷战中,该炮被用于近距离轰塌城墙缺口,配合步兵坦克如八九式中战车实施突击 。
而小鬼子的重炮阵地,另一种火炮则是九二式105毫米的加农炮。
性能参数:口径105毫米,炮管长468米(倍径44倍),全重436吨,最大射程182公里,炮口初速760米\/秒,射速每分钟8发 。
作为平射与曲射两用炮,该炮既能打击土木工事,也可压制川军反冲锋。
濑谷支队在滕县外围战斗中,利用其射程优势覆盖川军纵深阵地,压制第122师、第125师的交叉火力网。
一共十二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六门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重炮,八门38式150毫米重炮,12门七十五毫米山炮。
(而川军仅有几门75毫米炮,主力是迫击炮,可想而知,当时的处境是有多么困难)
更何况,日军还有步兵炮和迫击炮。
大大小小重炮四五十门,小鬼子真的是财大气粗啊!
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下,老爷子狠狠的擦了一下嘴上的“泪水”。
魏和尚疑惑的看着自家旅长,这咋还嘴馋了呢?老爷子是想起了什么好吃的吗?
要说老爷子最眼馋的东西,还真就是那十二门105毫米的加农炮。
现在他的小地图半径是20公里,可以辐射40公里的战场。
那么这种武器,当他使用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小飞机配合,基本上是指哪打哪!
属于给独立旅进行史诗级的加强,以后搞火力支援的时候,凭借着步炮协同战术,能敲掉多少乌龟壳呀??
当即,老爷子也不废话,直接在原地画起了地图。
凭借骑兵营跟侦察营也没办法干掉小鬼子大半个联队和一个重炮兵联队。
还是得等主力部队会合,他只能先派出刘越和马甲去侦查,勘探敌情。
而他本人则是在原地直接开启了外挂,精确的画出了小鬼子的重炮阵地指挥部还有各个工事。
有外挂不用,过期作废呀。
就在老爷子奋笔疾书的时候,没多久,龙参谋长和罗部长就带着后勤部门把重型装备运过来了。
刚开始他们过来的时候,还把周围的警戒部队吓了一跳,老爷子骑兵部队,还以为小鬼子又增援了一个大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