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大臣,只要能干事,都能用。
这才是治国之道。
不是非得全是能臣或者清廉的臣子。
毕竟,哪个机构都不可能全是清廉的臣子。
作为掌权的人,得学会怎么管下面的人,怎么让他们听命行事。
回宫的路上,李恪有了个点子。
回御书房后,命人喊来郑景观和李家家主李旺田。
“草民拜见陛下。”
两人态度恭敬,谦虚自称草民。
以前他们见李二,都是称呼老夫,或者其他自称。
但像李恪这样自称草民的,可是头一回,这是李恪才有的待遇,跟以前大不相同。
“免礼。”
“两位家主,听说你们发展得挺不错的。”
李恪点了点头,微笑着看向郑景观和李旺田。
“都是托陛下您的福。”
郑景观和李旺田对视一笑,开始拍马屁。
“哈哈,得了吧你们,这些马屁话朕可承受不起。”
“朕有几件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李恪挥了挥手,心里明白,这两个老家伙说话好听,心里想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陛下请讲。”
郑景观和李旺田点头,心里也知道,拍马屁归拍马屁,真正关系到利益的时候,还是得先考虑自家。
“你们听说帝都大学了么?”
李恪问。
“草民已经有所耳闻。”
郑景观点头,他们在帝都大学也有人脉。
帝都大学的某些教授就是他们的人,不是他们故意安插的,而是那些人本身就厉害。
李恪需要他们家族的人才,他们家族的人才也正好想加入帝都大学,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知道就好。”
“人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朕打算在东北营州设立经济特区,专门发展商业,朝廷会给予支持,无论是政策还是税收都会大力支持。”
李恪说出心里的打算。
“这……”
“陛下,商人地位低微,朝廷划分经济特区支持商人,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担心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李旺田皱着眉头道。
他们五姓七望都有自己的赚钱机器,但那些人都是他们看不上的。
商人低人一等,这是这个时代的共识,很多人都不把商人当回事。
“经济拉动发展,可不能本末倒置啊。”
“至于朝廷的反对意见,朕会处理的。”
“朕想知道的是,你们对这事怎么看?”
李恪道。
封建王朝看不上商人,主要是因为商人只顾自己赚钱,卖东西营利,有时候会影响到农业。
在粮食都不够吃的年代,如果大家都去经商,那田地不就荒了?
最后肯定会影响朝廷的稳定。
但现在不一样了,不仅有传统的庄稼,还有红薯这些,粮食问题暂时不用担心。
毕竟现在人口才几千万,跟后世的十几亿比起来差远了,粮食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故而,得更新一下观念,经商也能强国。
“草民愿意试试看!”
“草民也支持陛下!”
郑景观和李旺田对视一眼,赶紧表态。
这两人眼光独到,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利益。
他们知道,一旦李恪搞经济特区,营州肯定能快速发展。
甚至可能超过京城,成为大唐建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大事。
“好,那就让你们两家来牵头搞营州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