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粮草竟然是县衙赠予
“缥缈城……沈云澈?”夏老将军眉头紧锁,努力在记忆中搜索着这个名字,却一无所获。
他压下心中的惊疑,沉声道:“周总镖头一路辛苦。只是……朝廷的赈灾粮,为何会由贵镖局押送?又为何是……缥缈城的县丞大人?”
周通,也就是周老爷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和敬佩交织的神色:“老将军有所不知。这批粮草,并非朝廷拨付,而是沈大人……沈大人他……”
他似乎不知该如何措辞,才能准确描述那位年轻县令的所作所为。
这时,旁边一名随行的差役连忙接口道:“回禀老将军!沈大人得知北境军情紧急,将士断粮,心急如焚!”
“他……他几乎是倾尽了缥缈城所有,又联络了城中商绅大户,这才凑齐了这批粮草!”
“因路途遥远,盗匪横行,官府人手不足,沈大人这才重金委托威远镖局,并派我等几人随行,务必将粮草安全送到老将军手中!”
倾尽一城之力?一个小小县丞?
夏老将军等人面面相觑,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他们戍守北境多年,见惯了官场的推诿扯皮,早已对地方官员不抱任何幻想。
何曾想过,在这绝境之时,伸出援手的,竟是这样一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
“快!快卸车!”夏老将军回过神来,激动地吩咐道,“承文,安排弟兄们,小心搬运!承勇,去!传令伙房,今晚……今晚让弟兄们吃顿饱饭!”
“是!”夏承文和夏承勇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喜悦。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掀开油布,露出了底下堆积如山的麻袋。
虽然只是糙米,甚至还夹杂着一些豆子和麦麸,但在这些饿了许久的将士眼中,这简直就是金灿灿的宝贝!
一股粮食特有的朴素香气弥漫开来,让许多士兵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千把斤粮食,对于整个夏家军来说,确实不算太多,但它却像是一针强心剂,注入了这支濒临崩溃的军队之中,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苗。
卸粮的喧嚣中,周老爷子走到夏老将军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老将军,沈大人还有一样东西,让老朽务必亲手交给您。”
夏老将军一怔:“哦?是何物?”
周老爷子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小的锦盒,打开来,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戒指。
那戒指样式古朴,非金非玉,似是一种不知名的黑色金属所制,上面刻着一些细密而奇特的纹路,在微弱的光线下,仿佛有流光闪动。
“这是……”夏老将军看着这枚奇特的戒指,心中更加疑惑。
“老朽也不知此物来历,”周老爷子摇摇头,“只知沈大人再三叮嘱,此物关系重大,请老将军务必贴身收好。他说,您或许能用得上。”
夏老将军本想推辞,无功不受禄,何况是如此贵重之物。
但看着周老爷子郑重的神色,以及那句“您或许能用得上”,他犹豫了片刻,终是伸出手,接过了锦盒:“既是沈大人的心意,老夫便却之不恭了。请代老夫,谢过沈大人。”
“老将军客气了。”周老爷子又从怀中取出一封封好的信件,递了过去,“沈大人还有一封亲笔信在此。他说,老将军看过之后,便会明白一切。哦,对了,沈大人说他处理完城中事务,不日便会亲自前来拜访老将军。”
夏老将军接过那封沉甸甸的信件,入手微凉。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用清秀而有力的字迹写着“夏老将军亲启”六个字。
他握着那枚奇特的戒指和这封神秘的信件,看着眼前这批救命的粮草,又望向南方缥缈城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
感激、疑惑、好奇……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这位素未谋面的沈云澈县丞,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为何要倾尽一城之力来帮助素不相识的夏家军?
这枚戒指,这封信,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他的到来,又会给这死寂的北境,带来怎样的变数?
寒风依旧呼啸,但夏老将军的心头,却仿佛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焰,在黑暗中摇曳着,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暖意和……更加深沉的未知。
北境大营,死寂了数日的营地,终于被一股久违的、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暖流所包裹。
那是米粥的香气。
糙米,混杂着豆子和麦麸,在临时支起的大锅里翻滚着,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白色的蒸汽氤氲而上,在凛冽的寒风中挣扎着扩散,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朴素的粮食芬芳,顽强地钻入每一个饥肠辘辘的士兵鼻腔。
营地里不再是死气沉沉。
篝火旁,土灶边,围满了穿着破旧、满面风霜的士兵。
他们不再像前几日那样,眼神空洞,麻木地缩在角落里节省着最后一点体力。
此刻,他们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那光芒,映着跳跃的火苗,亮得惊人。
“闻到了吗?是粥!是粥啊!”
一个年轻的士兵,脸上还带着稚气,激动地用手肘撞了撞身边的同伴,声音因为过度兴奋而微微颤抖。
“废话!老子鼻子又没聋!”
同伴咧开嘴,露出被冻得发紫的嘴唇和一口黄牙,笑容却比哭还难看,眼泪却不争气地顺着满是尘土的脸颊滚落,“多少天了……终于……终于又能闻到这味儿了……”
“快好了!快好了!”负责熬粥的火头军,也是饿得前胸贴后背,却依旧用尽力气挥舞着巨大的木勺,搅动着锅里渐渐变得粘稠的米粥。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渴望。
一碗碗冒着热气的米粥被小心翼翼地盛出来,传递到士兵们的手中。
那碗很粗糙,甚至带着豁口,但士兵们捧着它,却像是捧着稀世珍宝。
他们顾不上烫,低下头,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贪婪地吞咽着。
每一口温热的米粥滑过喉咙,都像是一股暖流,熨帖着冰冷僵硬的肠胃,驱散着深 入骨髓的寒意和绝望。
有人狼吞虎咽,呛得直咳嗽;有人细细品味,仿佛要将这失而复得的滋味永远刻在灵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