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震惊最大的,是刘春苗。
韩平逃荒到此才几天啊,就已经一方霸主的姿态了,他干的事情,鬼也看不懂啊。
“那当然了,我相公是大英雄。”
刘雪宝骄傲不已,说完心里又惶惶的。
明明都是夫妻了,明明相公也在自个身上蛄蛹过了,可总有一种不配的感觉。
相公能杀人,能救人,连三少爷都是佩服的。
他该娶那种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贵妇人一样的女人。
自己啥也不会。
往人前一站就发憷,做饭也只会那么简单的几样,唉,这正妻的宝座又能坐几天呢?
“好好守住了,咱老刘家就有希望了。”
似乎看出了刘雪宝的忧心,刘春苗安慰了一句。
她们姐妹嘀嘀咕咕,韩平却在四处张望。
随着蝗灾滋蔓,大部分农田抛荒了,只有杂草在风中摇摆。
路上,不多会便能看到拖家带口逃荒的人,他们来自更偏远的地方,总想着到了城里也许能活。
可城里已经聚集了太多的灾民,官府如果赈灾不力,暴-乱就在眼前。
想干事业,必须有个稳定的环境,如果嘉陵城乱了,他的什么高度酒,辣椒素,根本没法生产的。
“也不知道官府的官仓里,有没有足够的粮食。”
韩平感慨了一声,深感自己正坐在一个火药桶上。
从来大灾绵延持久,必然乱军四起,到时人命如草芥,想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可是万分艰难。
……
另一边。
府衙。
“知州,数灾民正从四面八风汹涌而来,还不拦截吗?”
通判袁郛,急冲冲地来到大堂,已经有点气急败坏。
当下如何处置灾民是最最重要的,其他都管不得,三班六房的人,统统派了出去。
正因为了解情况,他才越发恐慌。
他是觉得,知州庄典太优柔寡断了,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嘉陵城便会引发民乱。
“袁通判,你以为我不想吗?你看看刺史衙门下发的行文。”
庄典一手按着头,一手把行文递过去。
别看他是嘉陵城最大长官,对袁郛却是不得不客气。
因为通判不仅仅是知州的辅助官,也是监督官,是可以绕过知州,直接往朝堂上奏书的。
不想当知州的通判,不是好通判,多少知州,都是被通判给参下来的。
拥有参奏权,就是了不起。
袁郛接过行文,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这是一封诛杀行告文,内容很简单,吉泽知州冯永固,私自派官兵把守交通要道,阻拦饥民进城,引发暴动。
官兵被饥民打死打伤着无数,导致吉泽陷入混乱,刺史府诛杀冯永固,以平民愤,方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有了这个样子在前,谁还敢拦阻饥民?
赤地千里,饥民本能,往人多的地方寻找活路。
谁拦人家,等于是要人家的命,人家肯定不答应,就那么简单。
“可官仓之中,存粮不到两万石,灾民汹汹,人心思乱啊。”
作为地方大员,代天牧民,民没有吃的,自然会不满意,一起暴-乱,第一个冲的,便是知州府衙。
大家都以为还有存粮呢,而且朝廷多方布告,发下了赈灾粮,那灾民就要问了,赈灾粮食在哪?
不会是被你们知州府衙的人扣下了吧?
知州和通判也觉得冤,朝廷布告是发了,也说了要给赈灾粮,问题是,没给啊,一问就是在路上呢。
再问什么时候能到,不知道。
知州和通判也算看明白了,天灾人祸,战乱不止,朝廷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粮食,发布告,是为了安定民心。
但饥民是要粮食的,等不得,知州和通判也没法说实话,总不能告诉饥民,没有赈灾粮,皇上骗你们呢。
如此一来,知州和通判就成了顶雷的。
“左右不过是洗好脖子,等着一刀罢了。”
庄典心若死灰,完全是消极怠工的姿态。
袁郛这个气,你倒是想得开啊。
“报!伯爵府三少爷递文!”
手下迅速上前,呈上伯爵府行文。
庄典看了两眼,烦躁起来:“一个人杀了十九个悍匪,其中大半是通缉要犯,其中还有横行两湖的刀魔,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