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无论姚知青和赵小北怎么解释,他们两个的嫌疑还是很大的。
姚知青一时没了主意,委屈的哭哭啼啼。
赵小北很是气愤,却一时找不到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昨天是谁做的饭?”郝向东问了一句。
“是蒋小年和顾禾。”
蒋小年一听这把火要烧到自己头上,立马站起来反驳道,“虽然昨天是我和顾知青做的饭,但我保证我和顾知青从来没拿过大家的粮食。”
没人说话,不过狐疑的眼神却在蒋小年顾禾和姚知青赵小北身上飘来飘去。
从昨天到今天,接触过粮食柜子钥匙的只有他们四个人。
在那之前,没人发现粮食少了,也就是说——粮食少了这件事,是发生在昨天和今天这两天之内的。
所以这两天之内拿有粮食柜子钥匙的四个人,变成了大家头号怀疑目标。
蒋小年还想说些什么为自己辩解,杨柳却拉住了他的胳膊,暗暗朝他摇了摇头。
没有证据的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必要较真到底。
有那功夫,还不如去把事实真相调查出来。
“咳咳咳——”
杨柳咳了两声,顿时,知青院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杨柳的身上。
“小杨知青是想说什么?”
“其实——郝知青,我觉得你们可以反向思维。”
“什么意思?”
反向思维?郝向东没明白杨柳话里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与其漫无目的的在这查问是谁偷了粮食,还不如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偷粮食?偷了粮食又要如何处理?这样不是能更快的找到丢了的粮食和那个偷粮食的贼了吗?”
杨柳只能给郝向东一个思路,剩下的就只能自己悟了。
众人恍然大悟,都觉得杨柳说的好像真有那么一点点在理。
“那个人为什么要偷粮食?肯定是因为吃不饱饭啊!那偷了粮食应该如何处理呢?”
大家把自己带入到那个小偷的身份当中,瞬间就得出了两个结论。
那些粮食要么就是进了偷儿的肚子,要么那个偷儿就把那些粮食藏起来了,等饿的时候再找出来吃掉。
知青院除了新来的几个知青,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丢了粮食。
每个人丢的都不多,但那些粮食加在一起,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那个偷儿一顿肯定吃不了那么多粮食,他只能把那些粮食储存起来,等以后慢慢吃掉,那么剩余的粮食会藏在哪里呢?
几个思绪之间,郝向东就抓住了重点。
“我收回刚才的话,既然那人不想自己站出来,我只能采取行动。
两个选择,一是报告大队长,请大队长介入调查,抓住那个偷粮食的贼。只是我想提醒一下大家,这不是普普通通的偷粮食事件,这是在破坏知青内部团结,占劳动人民的便宜,一旦抓住,罪名不轻。
二就是咱们现在内部解决这件事,搜查一次知青院。
下面大家举手表决,同意搜查知青院的人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