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沐晴和小安子连忙把脸转过去,尤其是南宫沐晴的脸霎时红了。
女帝更是不好意思,想要避开却又行动不便,也怕齐振有想法,心跳一下子加速。
可是心里又有一丝的期待,也不知道在期待什么……
翌日,兵部接到商南关的塘报,秦军已经列阵商水西岸,不过暂时尚没有渡河的迹象。
这条消息立即在蓟都疯传,朝野上下大骂西秦背信弃义寡廉鲜耻,呼吁朝廷强硬反制。
政事堂说正在研究对策。
伴随这条战报,还有一个秘密的消息传出,那就是女帝的凤体似乎更加危险,甚至昨日有小太监从紫宸殿拿出了沾满黑血的毛巾。
第三天有数十名官员到政事堂请愿,高呼打到西秦。期间有人喊出让齐振亲自带兵出发的建议,理由是上次齐振曾经全歼过西秦数千边军。
沈清河亲自出面,保证会立即做出决定,同时对领头之人严厉批评。
第四天由政事堂下令,决定让齐振带领重骑营和陌刀营立即出发商南关。
齐振在政事堂与沈清河爆发争吵,说暂时不想离开蓟都。但沈清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齐振无奈答应,当天带兵出发。
此次出征,除了四千正兵之外,还带着两千辅兵,六千多人浩浩荡荡一路向西。
齐振出发两天后,有官员上书请立太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封奏折上报之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响,政事堂诸公同时沉默。
紧接着有皇室三位郡王和五位当朝勋贵联名上书,再次请立太子。
不等沈清河等人有所行动,政事堂又接到各地藩王请立太子的奏折多达七份!
尽管如此,女帝却没有一条旨意发出。这样一来,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沈清河等人。
形势急转直下!
沈清河只能召集各部尚书会商,决定第二天召开大朝会,由百官共同商议。
翌日。
奉天殿。
燕国几乎所有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员以及各府勋贵全都到场,更让人瞩目的是绝大部分的皇室宗亲也全部到场。
个个神情严肃一言不发,似乎都憋着一股火。
沈清河看看乌泱泱的人群,轻咳一声,“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来到奉天殿,就是要解释一下。陛下凤体确实欠安,但并无大碍,相信过不了几日就能康复。所以有人提出立太子之事,本相认为还是等陛下临朝后再做决定不迟。”
人群中马上有人高声道:“就是因为陛下凤体欠安,所以才要立太子。这并不是对陛下不敬,相反只有立了太子,国朝根基稳固,四海才能安定。”
有人附和,“说的对!我们也是为大燕国祚考虑,请沈相不要再拖延!”
沈清河两手一摊,“并非本相拖延,而是……”
而是什么他却没有说出来,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这时临清郡王上前两步,手指沈清河,“立不立太子还要陛下说了算,不是你沈清河说了算。”
说完他转向众人,大声道:“所以,我等现在就要觐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