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季节总是来得突然而缠绵。细雨如丝,将整个扬州城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施公站在府衙后院的廊檐下,望着檐角滴落的雨水出神。他手中捏着一封匿名信,信纸已经被他反复展开又折起多次,边角处有些发皱。
\"大人,您已经站了半个时辰了。\"师爷赵明德撑着油纸伞走过来,将伞倾向施公那边,\"这雨虽不大,但站久了衣裳也会湿透。\"
施公回过神来,将信递给赵明德:\"你看看这个。\"
赵明德接过信,只见上面寥寥数语:\"明日午时,聚仙楼雅间,事关盐税大案,望施公亲临。\"落款处只画了一只展翅的燕子。
\"这\"赵明德眉头紧锁,\"大人,这信来历不明,恐怕有诈。\"
施公轻轻摇头:\"笔迹虽刻意掩饰,但我认得这"燕"字的写法。二十年前,我在江阴任知县时,曾有一位同窗好友刘子瑜,他写"燕"字时总爱在最后一笔上挑。后来他因直言进谏被贬岭南,听说死在了路上。\"
赵明德恍然大悟:\"大人怀疑这是刘大人的后人?\"
刘子瑜有一子,名文彦,算来也该三十出头了。\"施公叹了口气,\"若真是他,我不得不去。当年若非刘兄在朝中为我周旋,我早已被奸人所害。\"
\"那至少让黄捕头陪同前往。\"赵明德坚持道。
施公略一沉吟:\"也好。不过让天霸暗中跟随,不要打草惊蛇。\"
次日午时,施公换了一身素色长衫,独自来到聚仙楼。这是扬州城中有名的茶楼,平日里文人雅士云集,今日却因雨天客人稀少。店小二见施公气度不凡,连忙迎上前:\"客官可有预定?\"
\"有位燕公子可曾订了雅间?\"施公问道。
店小二眼睛一亮:\"有的有的,二楼"听雨轩",燕公子已等候多时了。\"
施公心中一紧,随店小二上了楼。推开\"听雨轩\"的雕花木门,只见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男子背对门口而立,正望着窗外的雨景。
听到开门声,男子转过身来。他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清瘦,眉宇间依稀可见当年刘子瑜的影子。
\"施叔叔,多年不见。\"男子深深一揖,\"小侄刘文彦,拜见施叔叔。\"
施公连忙上前扶起:\"文彦,真是你!当年听闻你父亲我还以为\"
刘文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父亲临终前嘱咐我来找施叔叔,只是这些年小侄流落四方,直到近日才在扬州安顿下来。\"
两人落座,刘文彦亲自为施公斟茶:\"这是上好的龙井,施叔叔尝尝。\"
施公接过茶盏,不经意间注意到刘文彦的手指微微发抖,额角也有细密的汗珠。他心中生疑,但转念一想,或许是故人重逢激动所致。
\"文彦,你信中提及盐税大案\"施公轻啜一口茶,问道。
刘文彦神色一凛:\"正是。小侄无意中发现扬州盐商与官府勾结,私贩官盐,数额巨大\"
施公正要细问,忽然觉得腹中一阵绞痛,眼前发黑。他强撑着站起身,却见刘文彦已经退到门边,脸上再无方才的恭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酷的决绝。
\"你茶中有毒?\"施公扶着桌角,冷汗涔涔而下。
刘文彦冷笑一声:\"施叔叔果然敏锐。不错,茶中确实有毒,而且是特制的铅毒,银器试不出来的。\"
施公试图呼救,却发现喉咙如同火烧,声音嘶哑难闻。他踉跄着向门口走去,却被刘文彦一把推开。
\"别费力气了,这毒半个时辰内必取人性命。\"刘文彦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很快又变得冰冷,\"要怪就怪你查得太紧,挡了太多人的财路。\"
说完,刘文彦闪身出门,反手将门锁上。施公挣扎着爬到窗边,用尽全身力气推开了窗户,随后便瘫软在地,意识逐渐模糊。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从窗外飞掠而入,正是黄天霸。他见施公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大惊失色:\"大人!大人!\"
黄天霸迅速检查了茶盏,取出随身携带的银簪插入茶水中,银簪却毫无变化。他眉头紧锁:\"不是砒霜这可麻烦了。\"
\"黄黄捕头\"施公气若游丝,\"铅铅毒\"
黄天霸闻言脸色大变。他曾在江湖上听说过铅毒,知道这种毒物银器无法检测,中毒者会内脏灼烧而死。当下顾不得许多,他一把抱起施公,从窗口跃下,直奔府衙。
府衙内,赵明德正在整理公文,忽见黄天霸抱着不省人事的施公冲进来,吓得手中公文散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