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的更鼓敲过三更,万籁俱寂。施公独坐书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疲惫却坚定的面容。李默再三劝他休息,都被婉拒。
\"大人,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李默端来一碗热茶,忧心忡忡地说。
施公揉了揉太阳穴:\"案情紧急,耽搁不得。那本账册副本藏好了吗?\"
\"按大人吩咐,已藏在府衙地窖的暗格里,除了我没人知道。\"
施公点点头,正要说话,突然眉头一皱,抬手示意噤声。他敏锐地察觉到窗外有一丝不寻常的响动——像是树叶摩擦的声音,但院中那棵老槐树今晚纹丝不动。
\"小心!\"施公猛地推开李默,同时迅速拔剑。几乎在同一瞬间,一道寒光破窗而入,擦过施公的肩膀,深深钉入身后的柱子——那是一枚三棱透骨镖,泛着幽蓝的光泽,显然淬了剧毒。
\"有刺客!\"李默大喊,同时抄起桌上的砚台砸向窗户。
窗外黑影一闪,紧接着房门被一股大力踹开。一个全身黑衣的瘦小身影如鬼魅般飘入,手中短剑直取施公咽喉。施公侧身避过,尚方宝剑划出一道银弧,逼退刺客。
借着烛光,施公看清来人——身材矮小如孩童,黑巾蒙面,只露出一双冰冷无情的眼睛,双手各持一柄短剑,剑刃泛着诡异的蓝光。
\"无影手?\"施公沉声道。
刺客不答,身形一晃,竟如烟雾般散开,瞬间出现在施公左侧。短剑如毒蛇吐信,直刺施公肋下。施公虽及时格挡,但衣袖仍被划破,皮肤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李默抄起板凳砸向刺客,却被轻易避开。刺客反手一剑,李默胸前顿时鲜血淋漓,踉跄后退。
\"李默!\"施公怒喝一声,剑势陡然凌厉,将刺客逼退几步。但很快,他感到一阵眩晕——伤口虽浅,但毒素已开始蔓延。
刺客看出施公状态,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短剑如狂风暴雨般攻来。施公节节败退,手臂渐渐麻木,剑招也开始散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窗外突然飞入一道银光,精准地击中刺客手腕。刺客闷哼一声,短剑当啷落地。紧接着,一个矫健的身影跃窗而入,手中长剑如银河泻地,直取刺客要害。
刺客大惊,仓促应战,但显然不是来人的对手。几个回合后,刺客肩头中剑,鲜血直流。眼见形势不利,刺客猛地掷出一枚烟幕弹,浓烟瞬间充满房间。待烟雾散去,刺客已不见踪影。
施公强撑着看向救命恩人——一个身着夜行衣的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眉目如画却英气逼人,手中长剑寒光凛凛。
\"姑娘是\"施公声音虚弱。
女子收起长剑,扶住摇摇欲坠的施公:\"民女胡雪莹,胡不归之女。大人中毒了,需立即救治!\"
她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两粒药丸:\"这是家父秘制的解毒丹,可暂缓毒性。\"
施公服下药丸,又让李默也服了一粒。药丸入口苦涩,但片刻后,麻木感确实减轻了些。
\"多谢胡姑娘相救。\"施公拱手道,\"令尊之事,本官甚为痛心\"
胡雪莹眼中闪过一丝悲痛,随即坚定地说:\"家父早料到会有不测,提前将我送走。他临终前托心腹告诉我,若他遭遇不测,就将这个交给施大人。\"她从贴身处取出一封密信。
施公接过密信,就着烛光细看,面色越来越凝重。信中详细记录了钱万贯与布政使司官员勾结的更多内幕,更令人震惊的是,钱万贯竟暗中勾结倭寇,准备在朝廷大军北调时发动叛乱!
\"这这是谋反大罪啊!\"李默看完信件,声音发颤。
胡雪莹点头:\"家父发现这个秘密后,才决定揭发钱万贯。他让我告诉大人,完整的证据藏在\"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胡雪莹反应极快,一枚飞镖脱手而出,窗外传来一声闷哼,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音。
她跃出窗外查看,很快回来:\"是个探子,已经服毒自尽了。\"
施公面色凝重:\"看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胡姑娘,此地不宜久留,你先随本官到密室详谈。\"
三人刚转入后堂密室,前院突然传来嘈杂声和打斗声。不一会儿,一名衙役慌张来报:\"大人,有刺客闯入地窖,被我们的人发现后逃走了!\"
施公与李默对视一眼——刺客显然是冲着账册副本去的。
\"幸好他们没找到。\"李默松了口气。
施公却摇头:\"不,他们是故意的。钱万贯要确认账册是否真的在我们手中。\"他转向胡雪莹,\"胡姑娘,令尊说的完整证据在何处?\"
胡雪莹压低声音:\"在家父书房地板下的暗格里,除了账册,还有钱万贯与倭寇往来的信件。但钱府现在必定严加看守\"
正说着,又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大人,京城来了八百里加急,钦差大臣左都御史方震明日将到扬州!\"
施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方震方大人?他是朝中有名的铁面御史,若他主审此案\"
胡雪莹却忧心忡忡:\"大人,方钦差到来前,钱万贯必定会不择手段销毁证据。\"施公沉思片刻,突然抬头:\"胡姑娘可会易容之术?\"
胡雪莹一怔:\"略通一二。\"
\"好!\"施公眼中精光闪烁,\"我们须在钦差到来前拿到那些信件。本官有一计\"
次日午时,扬州城东门鼓乐喧天,文武官员列队迎接钦差大臣。施公身着官服站在前列,面色如常,丝毫看不出昨夜曾经历生死危机。
一队仪仗缓缓行来,中央一顶八人抬的绿呢大轿格外醒目。轿帘掀起,一位须发皆白、面容肃穆的老者缓步走出。他年约六旬,身材瘦削却挺拔如松,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臣等恭迎钦差大人!\"以布政使张大人为首的官员们齐声行礼。
左都御史方震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在施公身上停留了片刻,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