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书记,我明白了,这个投资公司,虽然有政府职能,但是也是偏企业性质。”
郭卫东推了推金丝眼镜,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悬出一滴墨痕。
“咱道口县真正培养的企业管理类干部不多,我在工业局接触不少市里的国有企业,这次能不能把干部选拔的范围放广一些?”
他特意加重 “放广” 二字,喉结随着话音上下滚动。
董远方手肘撑在办公椅扶手上,拇指摩挲着茶杯青瓷纹路,窗外梧桐叶在风里沙沙作响,将办公室里的沉默切割成细碎的声响。
投资公司的一二把手享受正科级待遇,虽然外调干部能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可本地干部眼巴巴盯着的晋升通道一旦被挤占,基层工作积极性恐怕要打折扣。
茶杯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董远方镜片,他轻抿一口铁观音,舌尖的苦涩反而让思路愈发清晰。
当杯底最后一抹茶渍沉淀,他终于放下茶杯,杯底与大理石桌面相触发出清响:
“党委书记从本县干部里考察,知根知底好开展工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挺直脊背的郭卫东。
“总经理从外面聘专业人才,市场化运作得有专业人掌舵。”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些,将半开的文件夹掀起一角。
董远方伸手按住纸张,补充道:
“其他副职由一二把手提名,组织部门把关。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要给本土干部上升空间。”
作为组织部长,他更希望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而担任县委书记的董远方,要考虑投资公司的工作能顺利开展,更要兼顾下面干部的想法。
外调和本地都考虑到,才能实现基本的平衡,避免出现靳修远和华晟伟那种,本地派与外来干部水火不容的局面发生。
“好的书记,我按照您的指示去考察落实。”
郭卫东听罢,一边点头,一边在本子上记录。
从昨夜到现在,董远方脑海里始终盘旋着产业园的新出路。
运营公司倒向安龙区已成定局,可这片承载着道口县发展希望的土地,绝不能就此搁置。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图纸边缘卷起的角,董远方忽然抓起电话听筒,又在拨号前放下。
窗外街道上,送货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他盯着图纸上用红线圈出的 “核心区”,喉结微动:“投资公司” 喃喃自语被窗外的风声扯碎,却让他眼中闪过一丝笃定。
既然运营公司指望不上,那就让投资公司挑起大梁。
他抽出一张空白稿纸,钢笔尖在纸面游走,“筹资”、“招商” 两个词被重重描粗,墨痕在纸上晕开,像是两座横亘在前的大山。
日光渐渐移过办公椅,董远方却浑然不觉,继续在稿纸上勾画着框架。
他抬起头,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将图纸上的线条染成暖金色,初步成型的计划在光影里愈发清晰,尽管前路挑战重重,可他心里的那团火,也烧得更旺了。
“董书记,还在忙?”
沈佳慧轻轻推开门,声音里带着几分关切。
董远方这才缓缓抬起头,脖颈传来一阵酸涩。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指针已悄然指向八点多。
肚子适时地发出一阵咕噜声,董远方心中涌起一丝埋怨:
“这刘少强,也不来问问自己饿不饿。”
然而他却不知,此刻的刘少强正为他操着心。
就在不久前,刘少强匆匆跑到沈佳慧办公室,神情带着担忧:
“沈主任,董书记今天从朝阳回来后,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估计心情不太好,也不知道他吃不吃饭。”
沈佳慧听闻,心中一紧,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往董远方办公室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