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紫宸殿。
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铅块。
唐玄宗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经历了无数风浪、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此刻的心情绝对算不上好。
殿下,王忠嗣跪伏在地,身体微微颤抖,将头深深地埋在冰凉的金砖上,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就在刚才,他将发生在长街食仙居前的那一幕,原原本本地,或者说,尽可能客观地禀报给了李隆基。
饶是如此,当听到数百名精锐羽林军,竟然被一曲琴音弄得尽数昏迷,毫无抵抗之力时,整个紫宸殿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站在两侧的文武官员,无不面露骇然之色。
羽林军是什么?
那是拱卫京师、护卫皇宫的禁军,是大唐最精锐的武装力量之一!
数百羽林军出动,别说对付区区两个百姓,就算是冲击一般的军镇营寨,也足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可现在,他们竟然……被一曲琴音给废了?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若非王忠嗣是玄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将领,素来忠勇可靠,此刻跪在这里禀报,恐怕早就被拖出去砍了!
“你是说,”李隆基终于开口了,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危险的平静,“朕的数百羽林精锐,被杨玉环用一首曲子,给弹晕了?”
“是……是那名为程宇的男子,令一女子弹奏……”王忠嗣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屈辱和恐惧,“陛下,末将……末将带去的弟兄们,确实……确实都昏迷不醒,毫无征兆,也……也未见任何外伤。末将检查过,他们只是睡着了,呼吸平稳,并无性命之忧。现在……现在大部分人已经陆续醒来,只是还有些精神萎靡。”
他不敢抬头,只能凭感觉判断皇帝的情绪。那平静的语气,比雷霆震怒更让他心悸。
“精神萎靡?”李隆基重复了一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嗒、嗒的轻响,如同催命的鼓点,“王卿,你让朕如何相信?”
王忠嗣猛地磕了一个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闷响:“陛下!末将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若有欺瞒,甘愿受死!”
李隆基没有说话,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带着审视和不满。
你们这群废物,还不快替朕想想办法。
宰相李林甫出列,躬身道:“陛下息怒。此事匪夷所思,已超常理。依臣之见,须谨慎行事,不先问问佛道之人。”
他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殿内一阵低低的骚动。
李隆基的目光看向李林甫,“李相,那请你这边留意一下。看看朝中,以及京中各方势力,对此事有何反应。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喜欢谈玄论道的方士、僧道,看他们有何说法。”
“臣遵旨。”李林甫躬身应道。
“好了,此事暂且议到这里。”想到程宇最后的那番话,李隆基又联想起昨日程宇在宫中的恐怖神威,挥了挥手,显得有些疲惫,“王卿,你先退下吧。”
“末将告退!”王忠嗣如蒙大赦,小心翼翼地站起身,躬着身子,一步一步退出了紫宸殿。
直到走出大殿,被外面的阳光一照,他才发现自己的背心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殿内,李隆基看着群臣,脸色凝重:“今日之事,关乎朝廷颜面,也可能涉及未知之力。诸位爱卿,务必谨言慎行,在事情查明之前,不得妄议,不得外传,违者……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