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查证
带着从洞穴中获取的地图线索,张择端等人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忙收拾了一番便赶忙朝着汴京城内赶去。一路上,众人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那地图上标注的建筑仿佛散发着神秘的光晕,吸引着他们去一探究竟。
踏入汴京城门,熟悉的市井喧嚣声传入耳中,可此时他们却无心去欣赏平日里那些热闹的景象。径直朝着地图所指的那座重要建筑而去,那是一座有些年头的楼阁,名叫“望星楼”。往昔,这里也曾是文人墨客雅聚、登高望远的好去处,可随着岁月变迁,如今已废弃已久,周围荒草丛生,楼阁的墙壁上爬满了斑驳的藤蔓,尽显破败之态。
众人来到楼阁前,先是绕着它转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周边的环境。从外面看,这楼阁有三层,飞檐斗拱虽已有些残缺,但仍能瞧出当年的精巧工艺。大门紧闭着,门上的铜锁早已锈迹斑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张择端上前试着推了推那扇门,只听“嘎吱”一声,门竟缓缓开了一道缝,扬起一阵灰尘,众人赶忙掩住口鼻。
待灰尘稍散,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楼阁内。里面光线昏暗,透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地上散落着一些破旧的桌椅,角落里还结着不少蜘蛛网。众人分散开来,开始在楼阁的各个角落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线索的地方。有人查看墙壁上是否有暗格,有人翻找着地上的杂物,还有人留意着楼梯等结构处会不会有机关门道。
意外阻碍
就在他们全神贯注搜寻之时,突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紧接着一群身着黑衣、蒙着面的神秘人冲进了楼阁。这些神秘人手持利刃,眼神中透着不善,显然也是冲着宝藏的线索而来。还未等张择端等人反应过来,对方就率先发动了攻击,一时间,刀光剑影在这狭小的楼阁空间内交错闪现。
张择端的友人们虽各个身怀本领,但对方人多势众,而且来势汹汹,一时间竟有些难以招架。一位擅长拳法的友人刚挥出一拳击退眼前的敌人,背后就又有两人夹击过来,他只能一个侧身勉强躲过,却也被划破了衣衫。另一位擅长使剑的友人剑法凌厉,剑花飞舞间挡下了好几波攻势,可对方的攻势绵绵不绝,他渐渐有些力不从心,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张择端虽不擅长打斗,但也在一旁焦急地寻找着可以帮忙的办法,他顺手拿起一根木棍,想要帮着抵挡一下敌人,却被一个黑衣人一脚踢开,整个人向后摔倒在地。关键时刻,汴京城里的官兵巡逻至此,听到楼阁内的动静,呼喊着赶来查看。那些神秘人见势不妙,互相对视了一眼,便匆忙从楼阁的后窗逃窜而去,只留下张择端等人在原地喘着粗气,心有余悸。
楼阁秘密
待官兵进来询问情况,张择端简单说明了一番,官兵见他们并无大碍,叮嘱了几句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后便离开了。众人这才缓过神来,继续刚才被打断的搜寻工作。
经过一番仔细查找,终于,在楼阁的地下室,他们发现了一处异样。地下室的地面有一块石板的颜色与周围略有不同,而且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略显空洞。众人心中一喜,觉得这里面定有玄机,赶忙合力将那块石板挪开,只见石板下露出了一个暗格,暗格中藏着一本泛黄的手记。
张择端小心翼翼地拿起手记,轻轻吹去上面的灰尘,翻开一看,里面的纸张已经有些脆弱,字迹也略显模糊,但仍能辨认出大致内容。手记里详细记载着宝藏的真正所在以及开启宝藏的特殊方法,原来需要集齐几枚特定的玉佩,按照一定顺序摆放,才能打开宝藏的藏匿之处,而那几枚玉佩据说分散在汴京不同的地方,有的可能在古玩店中被当作普通物件售卖,有的或许在一些大户人家的收藏之中,还有的甚至可能流落在市井的某个角落,这无疑又给他们的寻宝之旅增添了诸多困难。
玉佩寻踪
依照手记的线索,张择端等人开始在汴京城里展开了一场漫长而又艰辛的玉佩寻找之旅。
他们先是将目标锁定在了汴京城里几家有名的古玩店。一家家地走访询问,把店里的玉佩翻了个遍,可每次都是满怀希望地进去,却又失望地出来。那些古玩店的老板们,有的对他们的来意心存疑虑,不愿多透露玉佩的相关信息;有的则是自己也不清楚手中的玉佩是否就是他们要找的那几枚,只是一个劲地吹嘘着自家玉佩的珍贵之处,想趁机抬高价格。
好不容易,在一家不大起眼的古玩店里,张择端发现了一枚玉佩,那玉佩的样式与手记中描述的有几分相似,上面刻着的纹路古朴而神秘。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又向老板讲述了寻找玉佩的缘由,老板这才半信半疑地将玉佩卖给了他们。
接着,他们又打听到一位大户人家的家传收藏中可能有相关玉佩。于是,张择端托人引荐,前去拜访那户人家。可那户人家的主人起初并不愿意拿出玉佩让他们查看,担心他们是别有用心之人。张择端等人好说歹说,表明了自己寻找宝藏是为了造福汴京百姓,绝非贪图私利,还拿出了手记作为证据,那家主人这才勉强答应让他们看看玉佩。经过仔细比对,果然,又找到了一枚符合要求的玉佩。
然而,随着寻找的深入,剩下的玉佩线索却越来越模糊,有的只是市井间的一些传闻,说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玉佩,可等他们按照传闻找过去,却往往是一场空。但众人并没有气馁,依旧在汴京的大街小巷穿梭着,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
最后玉佩
最后一枚玉佩的线索指向了一位隐居在城郊的老者。这位老者性格古怪,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与人打交道,对自己所拥有的那枚玉佩更是守口如瓶,视若珍宝。
张择端等人多次前去拜访,起初老者根本不愿见他们,任凭他们在门外如何诚恳地说明来意,老者都不为所动。可他们没有放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每次去都会带上一些汴京城里的特色小吃或者小物件,想着或许能打动老者的心。
终于,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老者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答应见他们一面。众人见到老者后,赶忙恭敬地行礼,然后详细地向老者讲述了寻找宝藏的整个过程,以及这宝藏对汴京的重要性,诉说着如果找到宝藏,将会如何修缮城墙、资助学子、丰富史馆等等,都是为了让汴京变得更加美好。老者静静地听着,眼中渐渐有了动容之色,沉默了许久后,他缓缓走进屋内,拿出了那枚玉佩。
至此,所有玉佩集齐,众人激动不已,手捧着那几枚来之不易的玉佩,仿佛已经看到了宝藏就在眼前,心中满是期待,准备按照手记上的方法开启宝藏。
开启宝藏
众人怀揣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手记中记载的宝藏藏匿之地,那是一处隐蔽的地下室,位于一座寺庙的下方。地下室的入口十分隐秘,若不是手记上详细记载了方位和开启的机关所在,常人根本难以发现。
他们按照手记上所描述的步骤,先是在地下室入口处的一块石壁上,找到了几个形状各异的凹槽,那凹槽的大小刚好与玉佩相契合。张择端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几枚玉佩按照顺序一一放入凹槽之中,就在最后一枚玉佩嵌入的瞬间,只听一阵“咔咔”的机关声响,紧接着,地下室的石门缓缓打开,一股神秘而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些许尘封多年的陈旧味道,却又让人莫名地兴奋。
众人怀着敬畏之心走进石门内,里面的景象让他们大为惊叹。只见地下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物,金银财宝在角落里堆积如山,在昏暗的光线映照下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珍贵的古籍摆满了一个个书架,那些古籍的纸张看上去年代久远,却保存得还算完好,想必记载着许多失传已久的知识和故事;还有一些失传已久的工艺制品,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织物以及造型奇特的金属摆件等等,每一件都彰显着曾经那个时代的高超工艺水平。
看着眼前这琳琅满目的宝藏,众人一时都有些愣神,虽然之前心里对宝藏有诸多想象,但真正见到时,还是被深深震撼了。不过张择端很快回过神来,他深知这些宝藏背后所承载的历史和意义远比它们本身的价值更为重要,它们是前朝文化的见证,也是能为当下汴京带来改变的希望所在。
宝藏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