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回应:当前逻辑优选路径覆盖90,优先执行不可中断。】
那一刻,他们陷入短暂的沉默。
志愿者咬了咬牙,写下申请文书,送入合议节点接口。
当他的手指离开键盘时,旁边老配送员轻声说:“要不是你看得见这些人,这条路径永远不会为他们打开。”
而此刻,地球另一端——加拿大蒙特利尔,一家大型教育内容平台的系统界面刷新:
【ceu模式启动中】
【正在为12岁至15岁学生自动排列“适配优选课件”】
【排序依据:过去3个月点击率+完成度+平均提问量】
老师艾琳看到新排序榜首的课程是《30分钟成为逻辑大师》。
她摇摇头:“这节课又上榜了?”
“可那不过是孩子们喜欢的快节奏视频剪辑,真正逻辑训练内容不到一半。”
她点开学生的反馈记录,90的孩子打了五颗星。
但她还是忍不住加了一条附注:
“我希望系统不仅预测他们的喜好,也能在他们‘不自知地跑偏’时,留个余地。”
她提交这条意见,系统这次没有立即弹出响应。
只留下了简短一句:
【反馈接收中 · 延迟处理 · 等待更多同类数据】
艾琳望着那行字,轻轻叹了一口气:
“果然啊……快不是错,但快常常意味着——你已经来不及意识到自己选了什么。”
夜晚八点,雨下在城市不同的屋檐上,也落进了每一个想要被理解的心里。
【热搜 · 第五位】
我妈被系统排在“不是很严重”
【评论数:72万+】【转发量:5000+】【人群标签:家庭医疗 | 高龄焦虑 | 系统试点争议】
江澄刷着那条微博时,刚从值班室出来,一只脚踩进了水洼里,凉得她瞬间清醒。
评论区里争论已经炸了:
【“不是很严重”你们就能慢点看?你家七十多岁老太太心跳变慢试试?】
【医生别背锅了,问题出在系统试点上,怎么就没人问效率联盟要不要给出个道歉?】
【我不是反对快,我反对系统没有“犹豫权”。不是每件事都要一锤定音。】
江澄轻叹一口气,想起今天那个站在她面前、声音发抖地问“她是不是很快就死”的老太太女儿。
她其实也想告诉她:“你母亲状况没你想的那么糟,但你着急的样子,我们都看见了。”
但她没时间说。
因为在ceu系统里,每一次人手干预,都会被计入“系统效率偏移点”,只要超出3次,她就得写补充说明书面材料,上传给区域合议组。
她站在值班楼底,街边豆浆摊的阿姨递来一杯热豆浆。
“姑娘,今天怎么没笑?”
她一愣,勉强笑了下,接过豆浆:“效率太高了,我还没来得及找个理由开心。”
豆浆阿姨看了她一眼,又补了句:“不是每次都得快点的,糖煮红豆就是得慢。”
江澄一口喝下去,烫,却舒服。
——在“效率加速”的世界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一杯热饮的节奏,是她自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