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的系统没有人性,那我便让人性战胜你。”
世界震撼。
科技圈集体爆炸。
【无人知晓的空间曝光】【苏婉系统不是技术,是另一个维度的科技】【这还是我们认知中的金融吗?】
一小时后,纪亦舟所在直播间虽然在线人数破亿,但支持率开始动摇。评论区中逐渐冒出质疑声音:
【那位黑衣女子……是苏婉吗?】
【她那是什么……现实之外的操作系统?】
【对比一下吧,纪总讲的是金融模型,她展示的是……神迹?】
纪亦舟看着数据浮动,没有说话,只是轻轻一笑。
“她终于坐不住了。”
他知道,苏婉这一招,不只是向世界展示空间的存在,更是在打破“系统必须被验证”的传统边界认知。
可这也意味着——她“暴露”了。
顾铭在看到视频的瞬间,心脏猛地一沉。
赵瑜反应更快:“她不该这么早公布!纪亦舟会反咬她——你看看,评论区已经开始质疑她系统的合法性了!”
顾铭喃喃道:“她……在赌。”
他盯着屏幕,一字一句地说:
“她在赌,世界不只相信效率,也愿意相信信仰。”
而另一边,苏婉关掉了空间同步界面,脸色苍白,但眼神如火。
“你的系统是资本衍生的高效机器。”她低语,“而我的,是为人服务的‘不完美信任’。”
“这一次,我赌他们选我。”
直播还未结束,舆论已如潮水回卷。
“无人知晓的空间”的曝光在短短两个小时内登上全球各大科技头条。它所展示的不只是一个技术平台,而是一整套颠覆现有金融秩序的结构性能力。
量子模拟、行为预测、时间流速调控、金融行为再构……这哪是一个人在用的工具?这是一个国家级实验室都不敢幻想的“未来系统”。
但就在许多普通人第一次对“技术信仰”产生崇敬之意的同时,另一股更强烈的质疑潮也迅速形成。
【一个没有监管机构认证的空间系统,居然能操控全球资金流动?】
【她凭什么可以不受约束地进入所有节点?这不是自由,是霸权!】
【苏婉是否已经超越法律控制?谁来保证她不会被人控制,或者,她自己不会失控?】
而这场“系统伦理地震”的幕后推手,不出意料,正是——纪亦舟。
他不需要再在技术上与苏婉短兵相接,只需借助监管与公众的安全焦虑,就足以对她发动第二轮“信任刺杀”。
“启动‘监管联合倡议’。”
他坐在控制中心,向团队下达命令,“联系欧盟、wfo(世界金融组织)、北美科技监管联合会,提交《非监管空间系统公共安全干预法案》。”
他很清楚,苏婉以“神”的姿态出现,是一次注定会被误解的冒险。她若神秘,就会引发敬畏;她一旦“可视”,就会引发恐慌。
她公开的越多,越容易暴露破绽。
——这一点,在资本与技术界,从来没有例外。
与此同时,欧盟金融安全顾问会议火速召开,议题直接锁定:
“无人知晓的空间是否已具备超主权特性?是否对现有全球金融体系构成威胁?”
会议直播片段在多个财经频道播出,一位美籍专家更是直言:
“我们在见证一场‘技术霸权’的形成过程——不经授权的全维度行为模拟系统,不应被任何个人或非国家实体拥有。”
转瞬之间,从神迹到“系统审判者”,苏婉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
而此时的她,正坐在冰岛深处的空间核心座舱内,静静看着一条条数据通道被世界切断、封锁、冻结。她表情平静,甚至嘴角还挂着一抹讽刺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