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丰收年。
各地粮仓粮储丰足,国库充盈,连出征在外的将士们也吃得饱穿得暖。
萧国大军在乌苏都城外围守两月,最后乌苏王主自刎在城中,其余敌寇失了主心,如无头苍蝇般失了方向,最后只能打开城门,归降于萧国。
大军凯旋归来,又逢大皇子满百日。
京中人人纷传,萧国当今圣上和皇后是从天上派下来救万民于水火的,如今皇后诞下皇子更是连连带来祥兆,来日定然也是位好君主。
虽说大皇子连周岁还未满,也不曾立太子,但在天下人心中和太子也无异。
立嫡立长都占了,至于立贤,皇上后宫空无一人,唯和皇后恩爱有加,除非皇后再多生几位皇子,还能有所比较,否则这立贤也归大皇子了。
外头众说纷纭。
萧琰却知晓这军功不能真的归咎于所谓的祥兆身上。
萧国如今的盛世安稳都是用将士的血肉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如今凯旋归来,定要重赏。
萧漠承在位时也并非一事无成之人,他虽身坐龙椅,却有个天生经商的头脑,皇家的产业遍布萧国各地,甚至还有与邻国交易的商会。
萧漠承在位数十年,国库都扩建了五回。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萧琰从前便对下属出手极其大方,如今坐上龙椅不到半年,更是掌心轻轻一挥,便赏下去许多银子。
连萧漠承都惊动了。
想安心安享晚年也不得清静。
退位后,萧漠承不知从哪弄了根拐杖,每天拄着,但他身子健壮,一路从御花园拄到养心殿也不嫌累。
养心殿的大门紧闭着,萧漠承不等通报,直接一脚踹了进去。
原来踹门的滋味是这般好。
殿中看着折子的人头也不抬,待人走到面前,才放下折子行礼。
行罢礼又坐了回去:“父皇来做什么?”
萧漠承自个儿找了个位子坐下,不满地哼了哼气:“我来瞧瞧你是不是把国库都给赏空了。”
闻言,萧琰总算是肯抬起头看了一眼,而后又重新看回折子:“父皇何时如此小气了?一些赏银罢了,何至于把国库搬空?”
“我小气?”萧漠承气得吹胡子瞪眼,“我在位时一直是个勤俭持家的好皇帝,不小气,但也没有你如此挥霍。”
紫毫笔沾上朱红的墨汁,在奏折上落下朱批。
萧琰仰头松了松僵硬的筋骨,将手中折子一扔,满不在乎道:“父皇若觉得儿臣这个皇帝当得不如您,那不如趁您身子康健,再多坐几年龙椅吧。”
“你……”萧漠承一噎,“你少拿这些话来堵我的嘴!”
拐杖在地上敲得咚咚响。
萧琰看了眼还剩一半的折子,扭头问王忠:“朕批了多久了?”
王忠一直记着时辰:“回陛下,快两个时辰了。”
话落,萧琰便起身,口中还望着殿外喃喃道:“两个时辰,朕也该回去,否则再晚些,今今又要哭着来寻朕了。”
他说走就走。
萧漠承还没弄明白是怎么个事,便见他大步流星地往殿外走去。
急得萧漠承大喊:“琰儿,你还没回我的话呢……”
萧琰头也不回:“儿臣要回承仪宫了,今日也不会再出来了,有什么事明日父皇再与儿臣说吧。”
走了两步,萧琰又停下步子:“对了,桌上那些折子今日务必批阅完,儿臣妻儿尚小,离不开人,父皇今日先替儿臣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