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脸冻得红红的,眼睛却又黑又亮,着实像个福娃娃。
柳锦棠笑着把糖葫芦给他,然后又给其他孩子分了糖葫芦。
在这一片施粥月余,有多少人多少孩子柳锦棠心头都是有数的,大一些的孩子柳锦棠给买了方块糖,让他们去分着吃。
看着福宝与那些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分糖葫芦吃,她有些欣慰又有些心疼的垂了眼睑。
真希望这场灾难早些过去。
“柳小姐,小的帮你。”这时三名大汉走上前来要帮柳锦棠拿东西。
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插队盛粥被沈淮旭抓走的那几个闹事之人。
沈淮旭离开后没多久这三人就被放了出来,本也是老实本分之人,只是饿肚子饿了太久,看到吃的这才闹事。
在牢中受了一顿训诫,知晓了错误,出来后倒真的没在惹事,反倒因为身强力壮帮着粥棚干了不少活计。
柳锦棠很是奇怪,他几人身子健壮,也正值壮年,为何会与这些老弱妇孺一同逃难。
随便在哪找些活计都能自力更生,怎么又会饿肚子。
大汉表示,并非是他们不愿意干活,而是一路行来没人要他们。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掌柜愿意雇他们干活,他们辛辛苦苦忙活了两日结果对方不愿意结账。
他们闹到官府,官府以他们是难民的身份把他们打出了衙门。
自那之后他们便收了靠双手挣钱的心思,想着如今无家可归,能活一日是一日,怎么潇洒怎么活便行了,所以才会那般蛮横。
这一月接触下来,柳锦棠对他们印象也改观了不少,同时也知晓了他们三兄弟的名字。
但为了好叫,柳锦棠便随着大家一起叫他们赵老大,赵老二,赵老三。
柳锦棠点点头:“那就劳烦你三人了,帮我把这些东西放到灶台前。”
“好嘞!”赵老大朗声应下,三人动作迅速,没一会就把东西尽数搬到了灶台跟前。
灶台里的粥已经熬得黏稠,柳锦棠绑了袖子开始干活。
众人纷纷拿了碗前来盛粥,有那与柳锦棠熟络的婶子盛了粥后就蹲在灶台边与她唠嗑。
“柳姑娘开了年便十四了吧,再翻一个年头就能嫁人了,家中可曾给你许配人家啊?”
柳锦棠不是第一次被这些婶子问这个问题,她次次都以年纪未到为由搪塞过去,但这些婶子却乐此不疲的总是问她。
柳锦棠觉得好笑。
“家中还未给我许配人家,我年纪还小,并不着急。”
柳锦棠一边说着一边给面前小姑娘打了粥,又给了她一块糖糕。
小姑娘开心的不行,捧着碗蹦蹦跳跳的走了。
“柳姑娘生的如此好看,心地善良,要我说一般人真配不上柳姑娘,我若是有柳姑娘这么一个闺女啊,定是要留在家中舍不得嫁的,可惜我那汉子不争气,偏生了个泼猴男娃,成天把人气死。”
“谁说不是呢,我若是有柳姑娘这么漂亮又懂事的丫头,做梦都笑醒。”
柳锦棠听着旁边婶子们拉扯着家常,并没嫌烦,反倒觉得这才是人间烟火气。
虽然日子苦点,但这些人并不会因此消极,只待水患治好了,便重振旗鼓重建家园。
“菩萨姐姐,福宝还要。”
奶声奶气的声音自灶台边传来,是福宝捧着小碗要粥。
柳锦棠绕到灶台前,接过他的小碗给他盛了粥,又给他筷子上叉上一块糖糕:“福宝如今能吃两碗了,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