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儿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喃喃自语——“我现在要是也有个孩子就好了……”
苏沫儿鬼灵精,眼睛一转就有了主意。
这天,她特意给大玉儿沐浴焚香,又给她换上一身娇俏的汉人女子的衣服,成功把皇太极吸引到永福宫。
大玉儿如愿怀上了孩子。
两个月后,海兰珠顺利生下一个女儿。
又过了七个月,大玉儿也顺利生下一个女儿。
左一个女儿,右一个女儿,皇太极女儿都有两手之数,儿子存活于世的却只有三个。
长子豪格头脑简单,不堪大用,四子叶布舒也并没有看出来有何雄才大略,五子硕塞体格并不太好。
因为小玉儿给他贴了“生女符”,所以,他本该出生的六七八九——四个儿子都变成了女儿。
……
因为海兰珠生的是女儿,自然就没有了原剧中那些皇太子的种种待遇。
但也比其他妃嫔生的女儿矜贵得多。
这个女儿一出生,皇太极就封她为固伦公主,取名长乐,待遇和皇后哲哲的女儿一样。
而大玉儿的女儿显然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连名字都是皇太极随口取的,叫文雅。
皇后哲哲自然很是为大玉儿鸣不平,只是皇太极的心思却不是她们可以左右的。
作为帝王,他愿意宠着海兰珠母女,谁也没有办法。
而且,大概是因为生的是女儿,长乐公主身体一直很健康。
海兰珠虽然排挤大玉儿,但因为并没有伤及儿女,所以,她对大玉儿并没有如原剧中那样步步紧逼。
……
多尔衮和多铎奉命围剿锦州,考虑到马匹口粮问题,多铎让多尔衮提前上奏退兵三十里的策略,免得被皇太极拿住把柄,故意找茬。
皇太极和兵部同时收到前线奏报,只能同意多尔衮退兵三十里的计策。
因此免去了原剧中的一场风波。
多尔衮也发觉自家弟弟越来越冷静睿智,一时间心绪复杂。
……
不久,皇太极收到前线信报,锦州外城已破,锦州城攻破在即。
为了树立皇威,皇太极决定御驾亲征。
看着羽翼日渐丰满的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皇太极深感自己年事已高,体力不支。
他希望长子豪格能多立战功,为将来的继承皇位打下基础。
不久,松山,锦州被顺利攻下,皇太极再次招降了祖大寿,洪承畴却拒不投降,以绝食对之。
从洪承畴部下口中得知,洪承畴喜欢美色。
为了让洪承畴顺利归降,范文程提出让大玉儿前去劝降。
他对皇太极说,大玉儿才貌双全,只有她能承担此重任。
皇太极为了自己的大业,便同意了。
多尔衮虽然觉得此举不妥,但他也明白范文程说的没错。
所以,他也默认了。
大玉儿当然不愿意去劝降,皇太极把她看成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