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化上只要真正统一了,那无论各种战争和矛盾,这天下最终还是会合在一起。
嬴政他先前可能心里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没有具体的将其想出来。
如今通过天幕上的内容一点,嬴政整个人瞬间都感觉通悟了一般。
想到这里的时候,嬴政他就对杨坚生出了更多的敬意来。
能够真正做到文化和地理上的统一,这杨坚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
另外在看到杨坚所实施的那些政策时,嬴政他在想秦统一天下的时候,能否一起用到?
那三省六部制,还有科举制,确实是不错的政策。
但如果要用到大秦的话,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
想到这里的时候,嬴政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公子扶苏。
嬴政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天下统一,给扶苏打下基础。
至于后续的事情,那就让扶苏这个继承人去忙吧。
…………
唐朝
“这……这天幕内容说的倒也不错!”
“如果不是杨坚在先前所打下的那些基础,那大唐估计还要费上许多的功夫和麻烦!”
“不过即便没有那杨坚打下的基础,大唐也照样能够做到天下统一。”
李渊见到天幕上的这些内容时,脸色上是出现了略微尴尬的。
因为这现实的情况,就跟天幕内容所说的一样。
隋文帝杨坚在先前打下的那些基础,确实是给他们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是杨坚他解决了先前的乱世,也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天下,这确实是杨坚所立下的功绩。
纵使是十分不愿意承认的李渊,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杨坚统治之下的隋朝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盛世,不少百姓都能够有饭吃。
而且唐朝也沿用了杨坚所留下的三省六部制度,甚至有许多律法也跟着沿用了下来。
不过即便如此,李渊他还是要想办法的进行辩解几句。
要不然显得他所建立的唐朝太过于丢人现眼。
…………
清朝
“光凭科举和三省六部制,这杨坚对后世有大功!”
“再加上一个将天下重新大一统,这应该就是杨坚的名字能够出现在天幕上的理由。”
“哪怕是如今的大清,也同样是在用那三省六部和科举之制!”
“一个存在了仅仅三十多年的王朝,竟然能够做出如此多的功绩,确实是了不得啊。”
即便是一向对汉人皇帝苛刻和不屑的乾隆,在看到天幕上的内容时,也不得不承认杨坚的那些功绩。
讨论影响华夏数千年的那些事情。这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绝对是能够榜上有名的存在。
自隋朝开始,有哪个王朝在建立后是不用这两个制度的
这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这两个制度确实是最优的制度,没有之一。
特别是那科举一事,完全算得上是对付那些世家门阀们的一把大刀。
如今清朝也沿用了隋朝的这两个政策。
否则以乾隆容纳无比苛刻的性格,又怎么可能会承认杨坚的功绩
另外在乾隆看来,这隋朝其实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地方。
要知道那隋朝仅仅存在了30多年时间,那能够在华夏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仅凭这一件事情,其实就足以让不少人为之惊叹。
……………………………………………
【公元600年深秋,杨坚突然做出了一个令无数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将寄予厚望的太子杨勇,废为庶人。】
【杨坚他还一反常态,亲自廷杖让他不满的大臣,】
【公元601年,杨坚统治隋帝国的第21年,他将年号由开皇改为仁寿。】
【开皇和仁寿这两个年号之间是如此的天差地别,这也暗示着杨坚心态发生的改变。】
【杨坚似乎在疏远曾经的万丈雄心,在疏远那想要开创盛世的隋文帝杨坚。】
【他不再是那个踌躇满志,寻求开皇伟业的杨坚了,他如今昏聩,胸无大志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