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那明天朝食谁送?”
“我的李校尉呀!大帅让饿你们三天呢!今天晚上这饭还是李光弼李将军让偷偷送来的,白天你就别想吃的了。”
李倓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
李倓看苏日荣收拾完毕准备离开,突然叫住苏日荣。
“你回去的时候和李光弼说一下,俘虏里面有个叫尚结赞的,让他一定看好了,他是吐蕃那囊氏的人。”
“放心!我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好不容易睡着的李倓被李光弼叫醒,然后带进了中军大帐。
冻了了一夜的李倓刚进了中军大帐就感觉进了天堂一样,两个字“暖和”。
李倓进了大帐发现大帐只有王忠嗣一个人坐在中间的桌案后面。
“冻一晚上脑子有没有清醒点。”
“侄儿知道错了!”
“错哪里了?”
“侄儿不该私自跑出,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
“看来昨夜的寒风还没有完全把你吹醒,你还是继续回去吹冷风吧!”
李倓一听急了,他实在不想在受冻了,:“伯父!侄儿除了违反军纪,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做错的地方!”
王忠嗣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李倓说道:“你主动挑衅,万一引起大唐和吐蕃双方战事,你知道要死多少人吗?”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更何况你不打他们,他们也会打我们,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
“混账!你是大唐的皇子说话做事要为国家社稷着想,更要体恤百姓,万不可轻言战争,更不可用将士鲜血染你的官袍,你一定要切记好战必亡。”
李倓知道王忠嗣和文官一样都是主和派,想着以和为贵。其实他们想法的出发点没有错,战争劳民伤财。但是他们却没有弄明白人性,你想以和为贵但是对面呢?他们懂以和为贵吗?他们认为你是软弱好欺负,步步紧逼,到了最后还是避免不了一战。与其被动防守,还不如主动出击,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拳把他们废了才能和平。
“侄儿不同意你的看法,好战必亡,但是后面还有一句忘战必危。就譬如长安街头的混混经常欺负人,你和他们讲道理根本没用,你要是想杜绝这种事,就应该主动出击打断他的手脚,让他们永远失去欺负人的能力。”
“一派胡言!整天就知道逞凶斗狠,国家之间岂能和你街头斗殴一样。”
“国家也是人组成的,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我们大唐的教化,吐蕃权贵畏威而不畏德,如果他们体桖他们的百姓就不会发动战争,他们每次打不过就和大唐会盟和谈,等恢复了实力就会卷土重来,难道大唐少死人了吗?”
王忠嗣听李倓说完突然之间有些语塞了。
李倓看了看王忠嗣接着说道:“我们用一代人两代人的苦难,灭了吐蕃朝堂那群达官显贵,换取大唐和吐蕃两国百姓永世和平有什么不好,难道非的拖着让大唐百姓和吐蕃百姓子子孙孙一直打下去吗?”
王忠嗣沉思了很久说道:“你也许说的对,但你可知道战争对百姓的伤害有多重吗?”
李倓一听彻底放开说道:“大唐百姓的苦难是战争造成的吗?你看看长安城里面的达官显贵,那个不是家里良田万顷、家财万贯,家奴私兵上千,他们既不缴税又不服徭役,所有重担全压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如何承受的住。如果对他们进行征税,根本不用百姓出一粒粮食,不用百姓出一丁,只要他们把家里囤积的钱粮拿出来一部分,把家中上万家奴私兵拿出来一部分,马上就可以组建一只百万大军,十个吐蕃也不是问题。”
“胡闹!”王忠嗣再也坐不住了拍案而起。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要是这样做就会得罪天下所有的士人,动摇大唐的根基。”
“动摇大唐根基的不是我而是他们,他们不但不交税不服徭役,反而不停的兼并土地敛取财富,将来大唐百姓将没有可耕之田,朝廷将无可收之税,更无可征之丁。”
“你是疯了你!我马上送你回长安交给圣人处理。”
“伯父!你送我回去又能如何?谁信是我说的?这些话我连我阿耶都没说过,我是把你当做最信任的人才和你说的,你要是觉得我大逆不道想弄死我,你最好现在用军法处死我,不然你把我送回去没用的。”
“你以为我不敢吗?”
王忠嗣死死盯着李倓,李倓也毫不示弱的回盯着王忠嗣。
两人就这样一直盯了有一刻钟,王忠嗣最后还是败了下来。
李倓之所以敢和王忠嗣这么说,是因为王忠嗣这个人天生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圣母心,更何况李倓说的是事实,就算向皇帝征税怎么了,最多不过是说李倓无知妄言。
“你今天说的话我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说。”
李倓明白如果不是自己一时控制不住不会说这些的,但是面对王忠嗣这种被动的防御心态他实在受不了。
李倓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好!我以后不说了!但是我想提醒伯父即便我不去石堡城挑衅,吐蕃绝对会在最近进攻我们!”
王忠嗣皱了皱眉头说道:“你如何得知?”
李倓说道:“4月是陇右播种时节,吐蕃绝对会选择这个时候进攻,以前每年都是,今年肯定也不会例外,我觉得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李倓小心翼翼的问道:“是回囚笼里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