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报官,本来就是你先撞的人家,而且,你没听见她说的话吗?那都是你刚才对她说的,真到了公堂上,你有理吗?”
有人理性地分析道。
此人一说完,便被人讥讽是胳膊肘往外拐。
但说归说,确实没有人敢再提报官一事了。
这几个难民,再怎么说也是陈副将带来的。
若是年轻男子有理,还可以上公堂上辩一辩,但他没理,上了公堂,只会让唐县令难做。
也就只能过过嘴瘾了。
年轻男子冷静下来,也明白了这一点,他舌头抵着腮帮子,一瘸一拐地走进了一个小巷,不见了人影。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姑娘,高明”,萧在山称赞道。
没有比这羞辱性还强的反击方式了。
“三丫他娘,给你添麻烦了,早知道我就不和你们来了”,张伯起了悔意,这川水县,果真如同宋婉清所说,容不下他们。
宋婉清毫不在意,“教训一个杂碎,顺手的事,算什么麻烦?”
她洒脱的话,让张伯好受了不少。
许是因为刚才的事传了开来。
路上的行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用眼神鄙夷他们了,收敛了许多。
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几人一路来到了粮店,问了粮食价格。
那粮店掌柜扫了他们一眼,立刻坐地起价,“糙米二十文一斤,精米五十文一斤。”
“你这大米是金子做的啊?”
朱宝瞪大了眼睛,指着门口立着的牌子,“这不是写着糙米七文钱一斤吗,你当我们不识字呢?”
粮店掌柜冷笑一声,“买的起,你就买,买不起,你就走,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你们这么大的人了,还要我教你吗?”
“你”,朱宝气不过,还想要理论,却被萧在山拦了下来。
“别说了,我们走吧。”
“可是……”
萧在山冲他摇了摇头。
朱宝闭了嘴,他瞪了粮店掌柜一眼,气鼓鼓地走了。
出了门,他便忍无可忍的道:“我呸,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只怕这城里每一个铺子,都和他们一样了”,萧在山叹了一口气,看向宋婉清,“我们要不要回去?”
他原本还想着,在这城里买粮食,之后就不用再问宋婉清买了。
教孩子们读书,是他热爱的事情。
他本心是不愿意,让教书这件事和交易挂钩的。
只可惜,这城里粮食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他们就算是把钱全都拿出来采买粮食,也就只能吃十天左右的。
到了衢州,他们还要生活。
他只能厚着脸皮,继续从宋婉清那里买低价粮食。
这份救命的恩情,远不是教书能弥补的。
他只能先记在心里,等待着有朝一日,可以有力偿还。
他心里千回百转。
宋婉清却压根没想粮食的事。
之所以来这粮店,也是因为,她观察路上行人穿的服饰出了神,不知不觉中就跟着萧在山和朱宝走到了这。
让她遗憾的是,这川水县百姓的穿着打扮,和依安县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的区别就是衣裳的厚度以及川水县的百姓喜欢在领子和袖子边缝上一圈皮毛,起到保暖美观的作用。
不过,这和她预想的差不多。
虽然心有遗憾,但她很快就整理好了心情。
毕竟,开铺子还很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构思。
她还有很多的时间去准备。
不急于一时。
“才走了一家,不要气馁,咱们多走几家试试”,宋婉清道。
萧在山点头同意,几人又接连走了好几家铺子,卖什么的都有,但都一样,见到他们就坐地起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