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回山,将二叔和萧让兄弟请到这里来。”
士卒刚要转身离开,花荣又叫住了他,说道:
“对了,你让二叔再多安排点人手下来,再多开几个粥棚,多运点粮食过来。”
士卒沉声应道:“是。”
说完转身就朝清风山上跑去。
不到两刻钟,花勇和萧让骑马赶到了山下。
看见一脸忧心忡忡的花荣,连忙问道出了何事。
花荣又将还在思考如何完成任务的孙安和石宝找来,五人一起到了粥棚内坐下。
花荣对刚来的花勇和萧让说道:“刚刚我已经与孙安和石宝两位兄弟说了,想妥善安置这些流民。
因此请二叔和萧让兄弟前来,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商讨如何妥善安置这数千拖家带口的流民。”
花荣的话一说完,又告诉大家这些流民皆是因为自己而背井离乡之事。
大家听完,屋内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一时间众人皆紧皱眉头,苦思冥想,却未想出良策。
花荣见大家没有主意,率先打破沉默,缓缓开口道:
“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将这些流民分门别类地登记好。
然后,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让他们凭借各自擅长的技能,依靠劳动来换取每日所需的食物。
比如,那些精通木匠活的,就安排他们去打造桌椅板凳;擅长铁匠手艺的,就让他们帮忙打造兵器或者农具。
总之,一句话,绝不能让他们养成依赖他人的思想,必须要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以此来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
众人听后,细细思索,纷纷对花荣的这个“以工代赈”的主意感到满意,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希望的光亮。
就在这时,石宝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
“对啊,我们还可以安排他们帮忙修建房屋!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流民的安置问题,又能为我们的营地增添新的住所,可谓一举两得!”
众人听闻,眼前仿佛瞬间展开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画卷,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萧让突然开口说道:“哥哥,安置这数千流民,问题倒是不大。
山上空余的房屋也不少,可修建房屋的地方也颇多。
然而,小弟心中颇为担忧,后面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流民听说清风山安置流民,便会源源不断地涌入。
倘若到时候,稍微出点差错,好事反而变成了坏事不说,还有损哥哥的仁义的威名。
再者,如此众多的流民涌入,难免会出现走漏哥哥在清风山消息的情况。
小弟更是担心,青州官府会因此对哥哥不利啊!”
萧让的话音刚落,粥棚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众人皆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花荣笑着说道:“此事我也想过,确实棘手,不过诸位兄弟莫要慌张。
咱们需得先统计现有流民数量,规划出可供修建房屋的区域。
后续的流民到来,估计也要好几天才会聚集上千人。
同时,我们也要安排人手加强对周边的巡查,防止消息外泄。”
孙安接话道:“花荣哥哥所言极是。另外,对于新涌入的流民,我们要设立专门的流民登记处,了解他们的情况,再做妥善安置。”
石宝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俺觉得,还要加强山寨的防御,以防官府突然来袭。
我们可以从流民中挑选一部分青壮进行训练。
若真有那一天,俺定叫那些狗官兵有来无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出谋划策,渐渐商讨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