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听了不觉心中一堵。
虽说这曲径通幽处,是幽静的意思,可你断了章,就难免人家取了义。
贾政却是偷偷的和后边人说了,让人赶紧把这字抹掉了。
一群人却还是走了这小径
出了小径却是看到一个亭子。贾政便说道:
“国公,此亭由宝玉提了‘沁芳’二字,也无论这亭子,亦或边上的桥,水闸,便是这溪水一并以沁芳为名。你看可贴切否?”
史信站在亭前看了一阵,想着书中所写。这沁芳闸和沁芳亭当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重要见证地。
偷看西厢记,黛玉葬花都是这里了。
史信便是赞道:
“这沁芳两个字起的确实是妙,日后这园中花瓣流经此地,当得起沁芳两字。
宝玉应是取自《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一句。”
贾政听史信前半句还高高兴兴,可是下半句,史信却是说这名字是取自那禁书 。
当着这么多的人,贾政哪里下的来台。
“这个孽障一天不学好。尽学了些精致的淘气。
都一会子便寻了他来,看不打断他的腿!”
史信忙是来劝。可心中却是盼着贾政狠狠的打贾宝玉,他和贾政来这园子,说这么多,不就是为了给贾宝玉找茬吗?
只是不知自己把林妹妹给弄走了,日后,这葬花还能有这情节了吗?
想来是不大可能有了。
林黛玉葬花,其实不过是在拿花比自己。
现在林黛玉再不是那个可怜的孤女,她也不住在这大观园,可还会有这感慨吗?
贾政也没有看这沁芳亭的想法了。
大家继续往前行,却是到了有凤来仪。
这个地方便是林妹妹日后的潇湘馆了。
贾政这一会也不介绍了。
但是史信还是一眼便看到那‘有风来仪’四个字。
史信便是夸道:
“此地竹子虽然休眠了。但可以预见到明年开春,这地却是惬意的很啊!
尤其这有凤来仪写的妙。仿佛这里便有一位貂蝉来 。”
贾政听了更呕了。好好的地方,又被史信说成吕布和貂蝉偷情的地方。
这有些东西一旦提起,便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意境了。
贾政便是如此,现在贾政总觉着这竹林中能窜出个拿着方天画戟的大汉来。
此地也是待了不久,贾政便带着人走了。
再往前便是稻香村了,这收了稻子,那一片水田,此地却是一片萧条。
有清客道:
“倒是十足的农家小院气象,古之圣贤莫不愿回归田园啊!”
史信却是想到了后世岳云鹏的评价。
当时身边的名人都说想回农村种地,可岳云鹏却是说,他不想。
因为只有岳云鹏知道这种地是真的苦。
史信便笑着和后边人说道:
“这圣贤我不敢诋毁。
但大多的人说想回归田园,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就像那陶渊明,他种地,那草都比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