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后槽牙几乎咬碎,李承乾就是故意的,故意让他出丑,平常装的一副云淡风轻,什么都不在乎,想不到是个以退为进的狠角色。
收到李泰阴郁怨毒的目光,李承乾表示很冤枉,若不是父亲拿妻儿逼他,他肯定当哑巴当到底。
朝拜过后还有大宴,李承乾对半预制菜提不起来太大的兴趣。宫廷御膳,听着高大上,实则很多人对御膳的认知都停留在明清。那个时候,海外作物传入,饮食文化蓬勃发展。越靠前的朝代,能吃的东西就越有限。
李承乾尝了一口炙鹿肉,回忆起二十一世纪的生活,上初中时随口提了句国宴,暑期放假,爸妈带他去搓了一顿国宴。
唐朝,没有炒的菜,这让后世吃惯了炒菜的李承乾很难受,要不要让少府监打一口铁锅呢?
李承乾望着面前的吃食发呆,饿过肚子,他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但食物的口感,有条件之下他还是有追求的。况且,今天是爸爸的生日,他想一个人静静。
“太子,可是菜式不合口味?”
李承乾偏过头去看父亲,道:“臣不知陛下何出此言?”
李世民道:“朕看你一直发呆,不怎么动筷子。东宫的小厨房远胜尚食局,太子吃不惯也是正常。你看你要吃些什么,依着你的口味,朕让宫人给你换菜式。”
众大臣相视不言,数月以来皇帝的太子几乎形同陌路,眼下皇帝此举,是要缓和与太子的关系。
李承乾一头雾水,不解的看向父亲,这又唱哪出?老板请客吃饭,宴无好宴,何况上次在东宫,他可是把父亲得罪狠了。
“大唐以孝治国,东宫有了好的疱人,太子殿下应该进献父皇,以全孝道才是。”
李承乾看了眼李泰,恍然大悟,他怎么忘了,方才议论是否继续攻打吐蕃,他拆了老板爱子的台!老板做事,从来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理解!
李世民皱眉,他要缓和同李承乾的关系,这个青雀好好吃东西不行吗?没事儿乱插什么嘴?
“魏王,今日的菜式也不合你的口味?”
李泰以为是他的话成功引起了父亲对李承乾的不满,在是否继续攻打吐蕃的问题上,刚才李承乾让他丢足了人,憋了口恶气,此刻见父亲对李承乾不满,心下的气消了两分。
“多谢父皇挂心,案上都是佳肴,父皇吃得,儿臣自然吃得,比不得太子殿下娇贵。”
欣赏完李泰的茶艺,李承乾正欲开口,就听李世民道:“菜式都合魏王的口味,魏王就多进一些膳食,别光顾着说话。”
李泰脸色顿时青白交加,他素来受宠,这还是第一遭,父亲在人前下他的面子。
有生之年能看到父亲下李泰的面子,李承乾大为震惊,刚才讨论打不打吐蕃的问题,李泰发言之后,父亲执意要他发表意见。
八卦之心跃跃欲试,李承乾现在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李泰到底搞了多大的事情,能让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下李泰的两次面子?
“自古儿女奉养父母,进膳以表孝心,儿也是替父皇委屈。”
刚才还青白交加的脸色,转瞬之间就换成一副委屈巴巴,李泰这个炉火纯青的演技,可比内娱那堆资本家强捧出来明星强多了。
父亲龙章凤姿,母亲也是远近闻名美人,他和李治姿容都不俗,李泰五官长得也不差,吃亏在太胖了,减个肥,进军娱乐圈绝对可以。
“朕觉得委屈才是委屈,不需要魏王替朕觉得委屈,魏王的孝心朕知道,好生用膳吧!”
李承乾暗暗叹气,君心诡谲,宠辱只在帝王一念之间。第一世李泰带兵闯宫,等同谋反,父亲都把这爱子保住了,只是降了王爵送出京师,几年后又继续加封。如今将李泰抬上准太子的高度,又在人前下李泰的面子,让李泰难堪。
帝王的爱,镜花水月,虚无缥缈至极,细细想来第一世,他和李泰争的头破血流,争权也争宠,当真是令人唏嘘又可笑。他如今看清了,也看淡了,至于李泰,小伙子慢慢儿悟吧!
李世民微微愣神,李承乾看向李泰的目光,他竟从中看到了怜悯,这个儿子,真是让他越发的看不透了。
“太子可是身体不适,朕见你总是发呆。”
李承乾抬头看向父亲,轮回之中他做过郎中,爸爸有高血压,为了保护爸爸,他买了不少西医的书,结合他自己的中医知识,以他多年跟爸爸生活的经验看,在座身体不适的人明明是父亲。
“臣身体没问题,不过臣观陛下容色,您少饮几杯,吃得尽量清淡些,晚上早点睡。您那头疼耳鸣,晚间疲惫却难以入眠,心跳加速的症状会好很多。”
李世民脸上笑容依旧,心下却泛起阴云,李承乾对他的身体情况,怎么会如此清楚?莫不是甘露殿,有了内贼?兔崽子,装的云淡风轻,暗地里这般不安分。
察觉的父亲态度转变,李泰赶忙道:“太子殿下打听父皇的病情,到底意欲何为?”
李世民没有开口打断,帝王饮食起居素来隐秘,青雀所言,也是他也想知道的。
李承乾道:“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山川水利,农政蚕桑,医药食谱,机巧制造……除了天文历法和掐算问卜我看不懂,其他的书我都看,也乐意学。”
半个月前,得知袁天罡和李淳风回来,他第一时间去拜见,结果等他到了,这二位又云游去了。他只见到守门的仆从,大佬似乎知道他要去,只让守门的仆从转告他: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随缘。翻译过来,就是大佬早知道他穿回来了,但不打算干涉他的因果。
轮回之中在底层打滚,拼命的学习技能手艺,只为糊口,混一个温饱。这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他会的好多东西,都为士大夫所不齿。一个“自甘堕落”的太子,满朝文武不齿为伍,合了父亲易储的心意,还能为妻儿留下“污点”,有这样的夫君和父亲,他们母子将来的安全也能多一层保障,一举多得!
李世民心口闷闷的疼,他对李承乾说得这些一概不知,李承乾的成长,他到底错过了多少。
“朕不知,太子涉猎竟如此之广。”
李承乾道:“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臣不敢同陛下多言。阿娘去世之前,陛下经年累月不踏足东宫,臣看了什么书,做了什么,自是不知的。”
李世民端起酒盏,又想起李承乾方才的话,默默地叫宫人换了杯茶水来。关心他的身体,怨他过往的忽视,李承乾还是在乎他这个父亲的,只是这个孩子继承了他的骄傲,不愿意向父亲低头,就只能哄骗自己对父亲无情。
李泰察父亲脸色,阴阳怪气道:“太子殿下知道百工之人为君子不齿,还要去看去学,失了身份平白叫人耻笑。”
李承乾叹气,这个李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当真没辜负“青雀”之名,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