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招风,一旦元贞帝起了杀心,只怕会不择手段地除去九皇子,我们得想些应对的方式才是。”
白明微掀开眼眸,眸底一片雪亮:“无需应对,因为这正中我的下怀。”
是的,从一开始,她就知道九殿下在江北的功绩会被夸大,那些人会不停地为九殿下造势,营造九殿下功高盖主的假象,从而为九殿下引来杀身之祸。
这件事的终点是元贞帝痛下杀手,然而过程并非没有半点益处。
不让朝臣看到九殿下有胜算,他们又怎会下定决心,从而死心塌地地拥趸九殿下?
如今他们再怎么掩藏锋芒,已是无济于事。
倒不如锋芒毕露,借此机会拉拢势力,丰满羽翼。
从而积蓄到足够的力量,在元贞帝下死手之前,先下手为强,解决元贞帝这个大麻烦,坐上东陵的宝座。
那样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
最重要的是,还有几个月,她就满十七岁了。
总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定下局势才行。
否则一旦她发生任何意外,没了她的回护,她所在意的一切,或许会因敌人的报复而灰飞烟灭。
所以她必须加快速度,为此就必须剑走偏锋,利用一切可以达到目的的条件,就算风险大一些,也不得不承受。
阿五的声音再度响起:“属下明白了。既然他们要示弱,那么属下就顺水推舟,帮他们一把。”
白明微复又阖上双眸:“嗯,去吧。”
阿五道:“今日是姑娘回京后第一次上朝,还请姑娘万事小心。”
……
承明殿里,元贞帝疲倦地打了个哈欠。
此时距离朝会还有小半个时辰,按照以往惯例,如若有军国大事,他则会与军机重臣于朝会之前先开个小会,商量即将放到朝会之上去谈的事情。
白惟墉担任相国之时,只要白惟墉在京中,这样的早会基本都会有,自从白惟墉离开中枢后,这小半个时辰时间,元贞帝都用来睡觉了。
如今再被迫早起,他多少有些不悦。
更何况昨夜寻欢作乐过后,还被太后叫去清宁宫一趟,他的精力明显不济。
刘尧假意没有在意元贞帝的疲态,他把一堆证据摆在元贞帝面前:“多谢父皇出手相助,江北贪腐一案,以及贡赋亏空一事,皆可了结了。”
元贞帝又打了个哈欠,随意翻看了桌面上的册子,漫不经心地开口:
“朕听闻昨夜京中发生了不少事情,有很多官员被抓。小九,你拿着朕的鸡毛当令箭,胆子大得很呐……”
熟悉的腔调,熟悉的反应。
刘尧见怪不怪。
他心底清楚,父皇此时憋着一口气呢!
依照父皇的性子,秦丰业亏空贡赋一事,未必能引得父皇大动肝火。
但是昨夜从太子皇兄府邸送去皇后宫中的那封信,势必会让父皇怒不可遏。
更何况,那封信他们还动了手脚,稍加改动了上面的内容。
这封信最终也没有送到皇后手中,送信的人也被皇祖母处置了。
太子皇兄和秦丰业永远也没有和皇后对证的机会,更不用说知晓信上都写了些什么。
同时他也明白,父皇心底憋着的这口气,会在各种条件共同的作用下,变成能够帮助他们扶摇直上的东风。
思及此处,他缓缓开口:“在秦太师的帮助下,儿臣从周岐阳入手,查到这些官员都与贡赋亏空一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