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回水,就是巨流从堤坝往下冲的时候,受到了阻碍,一时之间没办法向下游畅流,顺利泄去,就会往堤坝或者两侧回流。”
“当回流量变大,而下游始终无法通畅泄流时,下游的河段水位就会升高,水位明显上升,导致河面的宽度增加,从而往两岸漫去。”
“回流减慢了下游河流的流速,裹挟的泥沙沉降速度也会增加,越积越多的沉沙又会抬高下游河床的高度。”
“不停流过的水流越过这些泥沙时,又不断产生新的泥沙沉积。最后造成河道淤塞,大水往河岸弥漫……”
听到这里,白明微恍悟:“先生所言,不正是江北目前的情况么?”
孟子昂点头:“适才我说的,便是江北大部分地区水患形成的过程。”
“大将军回想一下,水患最严重的地区,是不是与这十数个堰塞湖都有关联?”
白明微仔细回想江北的水文图,以及暗卫送来的最新情报。
最后,她点点头:“先生所言,不无道理。”
孟子昂双目灼灼,仿似已经看到江北水患被解决的样子。
他开口,说出了这整个举措的重中之重:
“这时,如果上游堰塞湖突然溃决,巨量洪水就会冲走下游沉积的泥沙。”
“只要水量达到一定的度,就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把已经淤积的泥沙冲刷干净。”
白明微闻言,默了片刻,随后问他:“先生的意思是,要毁去这些堤坝么?”
孟子昂连连摆手:“自然不是,堤坝修建惠及民生,给百姓带来福祉,于百姓有利而无害。”
“更何况每一个堤坝的建成过程都劳民伤财,便是坏了一个,都是东陵与百姓的损失。”
“而每一个堤坝在建成之时,都置有泄洪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毁去,而是好好利用每一个堰坝的泄洪功能。”
这一次,白明微没有立即回答。
她举着火把,慢慢观察孟子昂堆砌的小堤坝。
此时小堰塞湖的泥沙已经淤积到一定程度,上游水面已经抬高,然后形成水头、回流……
不知过了多久,白明微只觉得鞋子有些湿润。
小堤坝的下游,果然因为回流,水漫向溪流两岸。
整个过程,与孟子昂分析的一样。
这时,白明微方才开口:“先生,倘若堰坝下游的河道宽敞,水势没有遇到阻碍,那么回流是否会形成?”
孟子昂摇头:“很难形成,回流多发生在河道弯曲、水流湍急的地方,时常可在堰坝附近看到。”
“所以这十数个堰坝,不是每一个都符合泄洪时顺道清淤的条件。”
“但往好处想,倘若不符合条件,没有产生回流现象,兴许水患就没有那么严重。”
白明微思忖片刻:“先生,此事我还需斟酌,才能给先生答复,倘若先生有空,不妨多试几次。”
“在到达高阳县前,我们需要把这一举措的风险,以及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后果都尽量列出来。”
“只有熟悉这一操作,倘若可以实施,那么成功率也会高一些。希望先生明白,我们没有试错的机会。”
孟子昂闻言,郑重点头:“承蒙大将军信任,孟某一定会谨慎对待。”
白明微轻轻颔首:“高阳县的堰坝,位于陵江主流,它不仅与其他堰坝互不牵扯,甚至河道也较为宽敞,容流量大。”
“倘若先生有把握,我们便拿那一堰坝开先例,若是成功,则是江北之幸,百姓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