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答应你们,往后我一定会加倍小心,再不叫你们心疼了。”
高氏眼眶泛泪,唇边去挑起笑意:“等回家了,我就给你煲汤熬药,把你养得好好的。”
白明微含笑:“多谢三嫂。”
郑氏问:“七弟和七弟妹呢?是不是也都遍体鳞伤了?”
白明微摇头:“七哥和七嫂是受了些伤,不过都是些擦伤,不碍事,四嫂不用担心。”
杨氏吸了吸鼻子:“我们这一家人,这段时间过得太难了,但是不论如何,我们都熬了过来,以后只要我们相互扶持,日子肯定越来越顺。”
白明微笑着应她:“正是如此。”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马车很快就到了家门口。
沈氏早已带着家中的女眷在门口等候,眼巴巴地望着队伍的方向,直到看见小传义的身影,她再也绷不住,眼泪簌簌而下。
小传义快步走向沈氏,仰着小脸望着自己的母亲,不错眼地望着。
直到走到沈氏面前,他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儿子远行归来,一切顺遂。”
沈氏捂住嘴巴,许久才发出声音:“我儿归来,娘亲甚是欢喜。”
说完,她用菖蒲和艾叶蘸了些许酒水洒在传义身上:“这是娘亲为传义准备的祝捷酒,庆贺传义平安归来,从此秽气尽除,健康如意。”
小传义再度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多谢娘亲。”
“大嫂……”
“大嫂……”
“……”
白琇莹与几位嫂嫂纷纷唤着。
“都过来,让大嫂为你们洒下祝捷酒。”
几人站到沈氏面前,受了沈氏的祝捷酒。
沈氏身后的众人,立即围上来,欣喜地唤着阔别已久的亲人。
便是身为婆婆的三婶和四婶,如今见到儿媳妇,也忍不住喜极而泣。
“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白琇莹抱着母亲,许久都舍不得放开。
三婶看着仿佛脱胎换骨的女儿,疼惜不已,盯着她上看下看。
白明微上前招呼公孙先生:“先生辛苦了。”
公孙先生摆摆手:“都是托了那小子的福,有他的人护着,便是有些个小毛贼接近,也不是什么问题。”
白明微拱手:“不论如何,明微谢过先生。”
公孙先生含笑不语。
沈氏目光凝在小传义身上,却是招呼大家:“都进去吧,祖父在厅里等着大家。”
花厅里。
白惟墉搂着白晨霜的孩子白策荣候在里头。
自白晨霜与夫君和离之后,那赵家便不要赵策荣这孩子,于是赵策荣正式入了白氏族谱,改姓白策荣。
现在养在白家,因为乖巧懂事,甚得众人喜欢。
小传义走在最前面,他的身后,跟着的是几位嫂嫂,正如他当初领着这个家的女人,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一样。
人还是那些人,只是少了任氏。
面庞依旧是熟悉的样子,然而每个人都变了,北疆的历练,使得他们更为沉稳,也更为成熟。
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时间与经历沉淀下来的持重。
“传义归来,拜见曾祖父。”
白惟墉放开白策荣,牵着白策荣的手走向传义,弯腰把传义扶起。
他笑着看向白策荣,温声说道:“策荣,大侄子回来了。”
小传义向白策荣拱手作揖:“叔叔。”
称呼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