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内,因为这几名侍卫充斥着剑拔弩张的意味。
白明微与白瑜抬头挺胸地站着,面上毫无惧色,磊落而光明。
从他们身上,也看不出任何紧张与恐惧之色。
因为,太后已经出手了。
太后侧首看向元贞帝,缓缓解释:“就在哀家知晓白七公子将李贤昭抓回来之时,便命人携哀家的手书秘密前去带回李贤昭。”
“皇帝,叛国之事非同小可,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仅此一事便可牵连甚广。”
“哀家不愿意看到有人利用李贤昭之事戕害忠良,更不愿意他成为有心人借刀杀人那把刀。”
说到这里,太后不愿再继续说下去。
她已经说得足够明白了,若是皇帝有心,当明白她的苦心。
最后,她从袖底取出李贤昭的审理记录,以及签字画押,递给元贞帝:“这是审理记录,皇帝看看吧!”
内侍将记录恭恭敬敬地捧到元贞帝案桌上。
元贞帝复杂到难以言喻的目光自太后身上收回,他死死地盯着审理记录,许久才缓缓翻看。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元贞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就在他察看审理记录时,众臣心思各异,纷纷揣测事态的发展与结局。
白明微与白瑜对视一眼,随即缓缓地移开目光。
就在昨夜,与玉佩一起悄悄送到太后宫中的,是李贤昭。
虽然祖父只是建议她送去玉佩,但与七哥反复思量过后,还是决定把李贤昭一同送去。
若是今日临时传召,且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
于是,她请求玉清师姐带着李贤昭和玉佩,绕开所有皇宫守卫,寻得了太后的帮助。
只凭他们兄妹,很难扭转局势,尤其在元贞帝早已下定决心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借助外力。
而太后,便是这个外力。
太后在看到玉佩和李贤昭后,连夜审理,在来朝堂之前,早就把李贤昭干的那些事审理得明明白白。
自然,李贤昭也将秦丰业指使他一事,吐露得一干二净。
原本李贤昭打算咬死不说,但他听闻自己的姐姐忽然病毙家中,又联想到在被白瑜抓到之前,他遭遇的刺杀。
几番思忖之下,他把所有的事情如实招来。
而此时此刻,太后选择这样做,便是想要逼自己的儿子做一个取舍。
最后,元贞帝将看完的审理记录阖上。
他压低身子,凑向身旁坐着的太后,顾不上朝臣在场,直截了当地问:“母后的意思是?”
太后自然知晓,皇帝是在怀疑这份审理记录的来源。
以为这是她故意伪造出来的,便是为了帮助白家。
她默了片刻,像是为儿子的反应有几分心痛,但最后,她还是云淡风轻地回答:“李贤昭就在清宁宫里拘着,皇帝可以再审一次。”
元贞帝收回目光,握着审理记录,许久都不曾言语。
若是他此刻提出再审李贤昭,那就是否认这份审理记录的真实性,不异于当众打太后的脸。
皇帝和太后不和事小,他成了不孝子事大。
若是一个国君,他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孝顺,如何以仁爱治天下?
若是他惩罚了秦丰业这个幕后主使,动的就是皇后的后族,涉及到储位。
如今他已年纪渐长,儿子们转眼就到了英姿勃发的青壮之年,对他这个位置的渴/望,也随着羽翼的丰/满而如雨后春笋般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