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刘尧急忙叫住准备离去的白明微,他近乎乞求一般,心如死灰地问,“告诉本王,他们是谁……”
四周都是心腹,白明微并没有顾及,她深深地看了刘尧一眼,淡淡吐出几个字:“金吾卫。”
说完,白明微便离开了。
并没有在刘尧面前做出更多的解释,也没有再刘尧面前表示任何不满。
她只是把实情,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说出来。
刘尧听到白明微肯定的回答,双膝一软,“砰”地瘫坐在地上。
脑海中有记忆幕幕飞旋。
是成堆成堆的尸山,是流淌汇聚成河的鲜血。
是明知会死而悍然不畏生死的英勇。
更是那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
如果他没来边关走这一趟,那么他不会对父皇的行为有任何质疑。
可是这几个月的经历,已经让他的想法和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尽管他怕白明微,但是他心底清楚,东陵需要这样锋利的一把刀刃,所以他不理解,不明白父皇怎么会……
甚至那些刺客,不仅想要活人的命,还做出毁坏棺木的事情。
如果白明微没有事先防备,这个为东陵立下汗马功劳的女子,是不是连牺牲在战场上的父叔兄长,都没办法带回家?
是不是那些为东陵奋战到最后一刻的男儿,尸骨就要毁坏在自己人手里?
想到这里,刘尧只觉得头痛欲裂,他的世界崩塌了,而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
最后,刘尧缓缓站起来,猛然冲了出去。
刘尧发了疯似的,快步冲回船舱。
“砰!”的一声,公孙先生的门被推开。
正在喝茶的公孙先生掀起眼皮,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随后继续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着。
刘尧把门阖上,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随后开口:“先生,本王有话要问您。”
公孙先生慢悠悠地倒了杯茶水,随后示意刘尧坐下。
刘尧没有坐,而是自顾自地问:“我父皇为什么要派人来刺杀这一行人?”
他显得十分急切,似乎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
他越是这样,公孙先生越是不着急,不但没有把他想知道的答案告知,反而不紧不慢地品着茶水。
这把刘尧给急坏了,也因此失去了耐心。
“先生,本王找您,是因为您是局外人,必定能站在更为客观的角度,告诉本王答案,但要是先生不想说,本王也不强求。”
话音落下,刘尧就要转身离去。
公孙先生闻言,笑吟吟地看向他:“殿下既然知晓老夫能给予殿下较为客观的答案,为何就不知晓,处在殿下的位置,应当喜怒不形于色?”
“越是想要一件事,就越是要有耐心,别叫人揣摩出殿下的喜好,别让人抓住殿下的弱点,这才是生存之道。”
刘尧咬牙:“本王不在乎这些!”
公孙先生笑道:“那殿下走吧,老夫与殿下没有什么可说的。”
刘尧转身离去,可手刚放到门上时,他止住了脚步。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坐到公孙先生旁边,端起茶盏开始喝了起来。
兴许是心底有事,他把茶当水喝,咕咚咕咚灌下肚,接着抿紧唇坐着。
公孙先生掀开眼皮看了他一眼,继续品着盏中的茶。
直到茶水饮尽,他才徐徐开口:“这事,还得从丫头的祖父说起。殿下认为,丫头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尧不假思索地回答:“人人都说他是一个贤相,是对东陵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人,是东陵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