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皎安抚他:“自古以来,但凡超凡之人,都会有着超凡的造化,传义不同寻常,日后定有大造化。”
白瑜握紧俞皎的手,满脸欣慰:“祖父后继有人,我高兴。”
俞皎掷地有声:“祖父的后代,没有庸者。”
白瑜没有再言语,他静静地听着里面传来的读书声。
春风煦暖,门窗大开。
他看到小小的身子正襟危坐,用心地读着书本上晦涩古奥的词文,窗外有一株谢了白花的梨树,叶子嫩绿,在春光的照射下愈显娇色。
九皇子刘尧也握着书本,跟着小传义念着,只是还没念完,他便撑着下巴打盹,脑袋就像小/鸡啄米。
公孙先生一戒尺打过去,他就清醒片刻,随后干脆倒在书桌上沉沉睡去。
公孙先生不再理会他,不时纠正小传义的读音,并为小传义耐心解释,随后又出一些问题考教小传义。
小传义认认真真地答了,公孙先生不时补充,一篇晦涩难懂,寓意深奥的文章,不多久便浅显易懂,那些想要教诲世人的道理,也清晰明了。
白瑜不禁赞叹:“公孙先生真是一个极好的夫子,教学方法与我曾经的夫子都不同,难怪小传义学得这么快。”
俞皎笑道:“毕竟是举世闻名的大儒,自然是个好夫子。”
白瑜望着那道小小的身影,双目中满是慈爱,但他说出的话,俨然与表情不符:“我总觉得传义身上,缺了点什么。”
俞皎顺着白瑜的视线看过去,书房中的小传义规规矩矩,正襟危坐的模样,活像个小大人。
她有些疑惑:“莫非你觉得传义缺少童真?”
白瑜摇头:“孩子早慧,则童真不显,他小小年纪便与这个家历经风雨,比较老成,这很正常。”
俞皎更是疑惑:“传义各方面都相当出众,你指的是哪方面有欠缺?”
白瑜思索片刻,这才回答:“像是缺少了几分阳刚之气。”
俞皎失笑:“小小孩子,你谈什么阳刚之气?”
可接着,俞皎沉默了。
男孩一般都看着父亲的背影成长,传义幼年丧父,在他心性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身边围绕着的,都是一群女子。
明微是勇猛刚强,但她对小传义也是温柔的,更别说她们这些婶婶,恨不得把小传义捧在手心。
传义长期处在妇人之间,何来阳刚气概?
最后,俞皎话中满是心疼:“谁叫这个孩子,没有父亲引导呢?”
白瑜负手沉吟片刻,问:“明微给传义找了公孙先生这么个厉害的夫子,教导传义学文,那么传义的武学方面呢?”
俞皎告诉她:“明微一直在物色人选,她原本看中江公子,因为她觉得江公子头脑灵活,必定能与传义好好相处。”
“但江公子在武学方面,并没有十分出众,之所以迟迟没做决定,是担心传义的基础打不好,日后会影响他的进境。”
白瑜很是赞同:“明微这么处理是对的,一个人的武学基础,决定了他日后的武功境界,是需要慎重考虑。”
“祖父对我们的教导,从未有过任何错误,但最大的失误便是没有让我们好好学武。”
“祖父是文人出身,在祖父看来,一个厉害的文人,要比一个披甲上阵的士兵能为天下苍生做的事要多得多。”
“他认为我们不是将门,很难培养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悍将,与其把心思花在学武上,倒不如多读些书,才能从先人那习得治国之要,日后也能好好地为天下黎庶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