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问:“殿下可是身体不适?”
刘尧没好气地回答:“赶了区区两日的路,还能累倒本王?本王这是想父皇和母妃了,以往过节都在母妃膝下尽孝,今年却天各一方。”
张进没有回答。
比起戍边十数年的将士来说,一年的分别算什么?
好多人出征时孩子都还在牙牙学语,等到退伍回去,孙子都有了。
一次不能团聚,于将士们而言,只是短暂的分别。
刘尧蔫头耷脑,牵着马向居所走去。
其实他不止是想念京城的母妃,而是自从参与抚恤一事后,心情就十分沉重,就算到了羌城也不见好。
回到居所。
厅里早已摆上两张桌子,只是碗筷上齐了,菜却没有上。
见白明微姐妹归来,俞皎立即起身:“风军师知道你们今日回来,一大早就进厨房忙活,张罗了好些菜呢,就等着你们回来再上桌。”
公孙先生握着筷子,神色有几分不耐烦:“可算回来了,还不快去净手吃饭。”
任氏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如今不再需要卧床养伤,被高氏和郑氏搀扶着迎上来:“大姑娘,六姑娘,回来了。”
白明微握着俞皎的手,目光却落在任氏身上:“嫂嫂们,我们平安回来了。”
小传义走到白明微身边,伸手拉了拉她的袖子:“大姑姑。”
白明微拍拍小传义的肩膀:“传义。”
杨氏连忙端来两盆热水:“从外边回来,手定是凉了,快过来泡泡热水。”
白明微与白琇莹解下冷飕飕的披风,俞皎接过去挂在架子上。
屋里燃着几盆炭火,暖意盈了满室,解了披风后,倒也不怎么冷。
两人连忙去用热水泡手,又喝下杨氏递来的热茶,身子很快就暖了起来。
小传义左顾右盼,没见刘尧的身影,不觉有些奇怪,拉开门出去找。
见刘尧拖着沉重的步伐,失魂落魄地向这边走来,他拱手行礼:“殿下。”
刘尧掀起眼皮看了小传义一眼,随即从袖底掏出一个小布袋递过去:“听说民间大人出门,都会给小屁孩儿带些礼物,这是本王给你带的。”
小传义打开布袋子,从里面掏出一个拨浪鼓。
是的,小孩子玩的拨浪鼓。
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是竞争对手,也是忘年交。
换作以往,送这么个拨浪鼓,肯定是嘲讽小传义的年龄。
然而此时此刻,刘尧却是真的透过小传义的聪慧与早熟,看到他身为孩子本质。
见小传义身边除了笔墨纸砚就是书,他想着这孩子身边,也该有些正常的东西,于是便向白琇莹借钱,买了这份礼物。
小传义面色一怔,随即抱住刘尧的大腿:“多谢殿下,传义喜欢。”
刘尧的转变,作为朝夕相处的人,小传义是看到的。
自然,也能从这拨浪鼓中感受到刘尧的心意。
所以,他喜欢这份其实已不再需要的礼物。
突如其来的举动,刘尧有几分不适应,抬腿甩了甩,但到底没把小传义给甩出去:“不许这样!肉麻得紧。”
说着,他四处张望了一下,见没人注意到他们。
他当即弯下腰,从袖底再掏出一个布袋,神神秘秘地道:“小孩子哪能少得了这个,这也是本王为你准备的,好好收着,到时候本王教你玩。”
小传义刚把布袋撑出一个口子,刘尧立即阻止:“别让先生看见,否则他定要打本王。”
小传义露出一抹诧色:“殿下,您怎么给我准备了这么危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