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辞回答:“镜城的种子都在,但镜城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盐,镜城与下辖的村子种地的并不多,所以种子的储备并没有多少。”
白明微的手轻轻按在桌面上:“且不说镜城的盐湖被我填了一半,日后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转来种地,镜城的种子本就不够。”
“就算是把镜城的种子全部都搬来填补羌城的需求,也是杯水车薪,其余几座城也没有多余的库存,我们得另想办法。”
江辞道:“我调查过,这几座城下辖的地界,都很适合种棉花以及一些药材。”
这些事情,白明微又何尝不知?
她不但知晓,还能很清楚东陵的每一寸土地都适合种什么。
但百姓需要的先是温饱,之后才是富足。
若是不解决粮食问题,就算种下万顷棉花,也不能填饱百姓的肚子。
白明微缓缓地坐到椅子上:“东陵土地肥沃,不管什么都能种好,但眼下只有把肚子填饱,才能来想其他的。”
江辞脑筋动得快,他又有新的提议:“白姑娘,西楚有粮,但棉花产量却不高,我们何不各取所需?”
事实上,江辞在来到羌城后,知晓了羌城大战那夜发生的事,虽然将士们相信白明微,不会对风轻尘的身份有所怀疑。
然而江辞却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笃定,风轻尘的摄政王身份是真的。
不过他和卫骁一样,选择站在白明微这边,所以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去计较。
此时此刻,江辞更想说,西楚能做主的人就在身边,只要白明微开口,这几座城的棉花,就能用来向西楚换粮食。
白明微怎会不明白江辞的用意,但她比较冷静,也很客观地分析这件事:“江大哥,若是四国太平,天下无事,这绝对是个绝妙的方法。”
“但现在四国随时会兵刃相接,粮食又是如此的重要,它关乎着千万人的生命,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他国的手中。”
“并且如果只是这羌城的话,种出来的棉花也不成规模,量不够就达不到和西楚互通有无的必要。”
“就算西楚愿意吃亏,我们却不能做这样的事,因为粮食是百姓活下去的保障,要做长远的打算,一直让西楚吃亏,这事就不是长久之计。”
更何况,这涉及两国邦交,不是她能随意就做的决定。
她知道只要她开这个口,风轻尘一定会主动把机会抛给东陵,然而她也体谅风轻尘治理一个国家的难处。
她怎么能因为这种事情,去叫风轻尘允下这桩对西楚没有益处的事?
一直以来,白明微都能公私分明。
她会接受风轻尘以个人身份对她给予的帮助,但绝不会为了东陵的任何事,去叫西楚摄政王为难。
若是不能互利互惠,这事就不能做。
没想到江辞的提议被否决,他却十分开心,也极为欣赏白明微的做法:“我就欣赏你这点,始终从容冷静,理性正直。”
白明微笑道:“这是应该的,祖父曾说过,在百姓的事情之上,绝对不能唯利是图。”
“更何况是图别国百姓的利益,哪怕两国交战,也有很多百姓是无辜的。”
江辞无奈叹息:“你说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懂?”
白明微摇头:“谁知道呢。”
说完,白明微便陷入了深思。
战火纷纭的乱世,粮食本就短缺,种子意味着明年的保障,它的重要性有时胜过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