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搬来一幅对联,亲自装在土胚房的大门之上。
上联:竭节于国,忠肝义胆。
下联:有功在民,碧血丹心。
横批:忠烈。
这副对联由他亲自所书,虽然差点意思,但还算工整,便是那雕刻,也是他特意请教公孙先生,一刀刀刻在木板上,打磨上漆,最后制成牌匾。
光是这样,便足以见其心意。
等到土坯房建成,白明微又带着将士与百姓,最后向烈士们再行跪拜之礼。
这次送别仪式,步骤虽然很简单,但却有十数万人参加,满城缟素的盛况。
相信牺牲的人在天有灵,一定能感受到生者的不舍与敬意。
暮色四合,天光渐次落下。
故去的人已经上路,也到了生人归家的时候。
这时,有人向白明微提议:“白姑娘,我们索性就在这山上分食祭品,一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吧?”
“不然故去的人们光看到我们哭,却不见我们笑,如果能让他们看到我们活着的人,因他们的护佑能幸福快乐,他们也一定会高兴。”
是啊,斯人已逝。
失去性命的人再也无法挽回,活着的人除了悲伤,也要好好珍惜他们用命换来的安稳,坚强地活下去才行。
若是能叫逝去的人能感受到他们的坚强与喜悦,何尝不是好事?
白明微正欲开口,莲城的上方忽然亮起星星点点的光亮。
紧接着,是姚城的方向。
便是百里外的平城,也有点点光芒亮起。
站在这高高的山头,刚好可以把那情景尽收眼底。
这时,眼神极好的小杜惊呼:“是天灯!三座城的百姓在点天灯!”
众人循声望去,但见漫天星星点点,仿若璀璨星河,距离太远,他们没有小杜那样的好眼力,只见到萤火般闪烁的光点。
但他们知道,那一定是一盏盏灯笼升上夜空,渐渐连成一条线,星罗棋布于天幕之中。
那般绚美,如此璀璨。
白明微含泪:“天灯也叫归乡灯,传说若是人们客死异乡,如果有人能为他们点亮天灯。”
“那么他们的魂魄,就会化作游鱼,提着归乡灯游向夜空,游回故里,落叶归根。”
故乡。
是提起就会让人心颤的地方。
与客居的他乡,经过的地方都不同。
故乡,是最美丽的地方。
相信那些客死异乡的战士,一定能够化作游鱼,提着归乡灯回到遥远的故乡去。
就算故乡远在千里,也有百姓的祝福和心意,为他们照亮归乡的路途。
白明微的目光遥遥看向远方的灯火,星星点点的光亮落在她美丽的眸底,像极了盛满银星的春水。
她敛去眼角氤氲的泪意,高喝一声:“燃火!分食猪羊!我们要与牺牲的战士们一起,庆祝边关大捷!”
卫骁立即传令下去,不多时,每隔一段距离,便架起一堆高高的篝火。
篝火灼灼烈烈燃烧,在绵延十数里的山坡上铺陈如龙。
火光映照在将士与百姓的脸上,照见他们决定放下悲伤迎接明天的坚决,更照见他们对不用再忍受烧杀掳掠与欺压的喜悦。
众将士立即分工合作,把被寒风冻得冷硬的祭品架在火堆上,任那肉被烤得焦香流油,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
百姓们见状,也将他们带来祭奠烈士的祭品放到火边炙烤。
篝火的热度驱散众人身上的寒意,食物的香味也已引得众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