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第(1/1)页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赏析

-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时期的明月与关塞并提,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悠远意境,暗示了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争的持续不断。

-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戍边战士离家万里、长期征战不能归来的现实,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 三、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对汉代“龙城飞将”李广的怀念,表达了对良将的期盼,希望有英勇善战的将领能够保卫边疆,使外敌不敢入侵。

艺术特色

全诗意境雄浑,语言简洁明快,用典自然巧妙,以秦汉时期的历史意象来关照当下的边塞问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

- 个人经历:王昌龄早年曾赴西域,对边塞生活有直观的体验。他看到了边疆的战争局势和士兵们的艰辛生活,了解到秦汉以来边关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归的情况。唐朝的北方边境危机四伏,如武则天时期,契丹李尽忠反叛唐朝,攻占了营州,安西地区突厥猖狂,安北都护府被迫南迁。这些经历和见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时代背景

- 爱国豪情与民族自信:盛唐时期国家强大、国力昌盛,全民族自信心极强。这种时代氛围让诗人在诗中展现出强烈的爱国豪情与民族自信,坚信若有良将,必能抵御外敌,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体现了对国家边防力量的信心以及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虽然唐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但频繁的战争使百姓渴望和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反映出长期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个人经历

- 对戍边士卒的同情:王昌龄曾赴西域,亲眼目睹了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万里长征人未还”蕴含着他对戍边士卒的深切同情,体现了对他们长期离家、征战沙场的怜悯。

- 对良将的期盼:诗人在边疆的经历让他深知良将对于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当时唐朝边境虽有战事,但也存在将领指挥不力等情况。所以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表达了对像李广那样能征善战、保境安民的良将的期盼,希望朝廷能任用良将,巩固边防,让战士们不再承受不必要的战争之苦。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无意间救的小可怜,竟成了京都大佬婚内越轨!我高嫁京圈前夫急疯了你选的养弟,我离婚你又后悔什么我生为王林北苏婉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火影:因队友太蠢而开启万花筒边军悍卒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侯爷的婢女想跑?没门我真没想坑儿子啊综影视之横行甄嬛如懿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真千金娇又媚,八零京少夜夜求回房人皇至尊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追夫至现世,至高们的惨烈修罗场柳树的创业经历我有一个双木夕锦衣卫通灵破案:开局获凌波微步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