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0章 贾母
第(4/4)页

1.贾府衰败中的贾母

贾府衰败的迹象逐渐显现,先是被抄家,家族多年积累的财富和荣耀瞬间化为乌有,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晴天霹雳,让贾母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她一下子病倒了。

在病榻上,贾母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她一生见证了贾府的兴盛,如今却眼睁睁看着家族走向衰败,心中满是悔恨与自责。她悔恨自己未能在家族鼎盛时做好长远规划,自责没有及时纠正子孙们的错误行径。

然而,贾母并未被击垮。她强撑着病体,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体己财物,一一分给儿孙。她深知,此时的家族需要团结一心,共度难关。她希望这些财物能帮助儿孙们维持生计,重新振作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贾母展现出了大家长的担当和智慧。她没有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而是积极应对,用自己的方式为家族的未来做最后的努力。她的心中依然怀揣着一丝希望,希望家族能够在困境中重新崛起。尽管她明白,这希望或许十分渺茫,但她依然不愿放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家族的爱与责任。

2.贾母的离世

在贾府衰败的沉重打击下,贾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她躺在病榻上,气息微弱,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不舍。周围儿孙们围聚在旁,哭声一片,可她已无力再给予安慰。她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贾府昔日的繁华景象。

最终,贾母缓缓闭上了双眼,带着对家族兴衰的无奈和对儿孙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她的离世,如同一根支柱轰然倒塌,让本就摇摇欲坠的贾府更加岌岌可危。家族失去了主心骨,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人心惶惶。

这一结局象征着封建家族的必然衰落。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权威,她的离世代表着旧秩序的瓦解。曾经辉煌一时的贾府,在时代的洪流中,终究无法逃脱衰败的命运,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挽回。

3.对后世的启示

贾母的人物形象和经历为后世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在家族管理上,她的严谨治家、赏罚分明值得借鉴,同时要注重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内部矛盾激化。管理者应具备长远眼光,合理规划家族发展,不能只图眼前利益,像贾母后期虽放权但仍需把控大局,确保家族稳定。

在亲情关系方面,要给予家人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但关爱需适度,不能过度溺爱,否则会对子女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如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就使他养成了任性的性格。

在人生态度上,要学习贾母的乐观旷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即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豁达的心境,不被一时的得失所困扰。同时,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味。

九、不同视角下的贾母形象

1.正面评价

红学研究专家和读者对贾母多有正面评价,常称她福、寿、才、德俱全。从“福”来看,贾母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嫁入同样显赫的贾家,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子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这是旁人难以企及的福气。

在“寿”方面,贾母年事已高,历经贾府的兴盛与衰落,见证了家族的起起落落,长寿让她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家族管理经验。

“才”体现在她的治家能力上。年轻时,她将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放权后,也能统领全局,对家族事务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决策力。在处理家族矛盾和重大事件时,她总能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见识。

“德”则表现在她的仁慈宽厚上。她对待子孙晚辈宠爱有加,对犯错之人宽容以待,对亲眷仆人关怀备至,赢得了家族上下的敬重与爱戴。这些都是人们给予她正面评价的依据和原因。

2.负面批判

部分人对贾母持有负面批判,认为她是享乐利己主义者,甚至是导致贾府破败的原因之一。从享乐利己角度看,在荣国府走向衰败时,王夫人和王熙凤想裁减开支,却因顾忌贾母的享乐习惯而未能实施。贾母在听闻江南甄家被抄家后,仍只关心自家的赏月活动,坐吃山空,将个人喜好凌驾于家族利益之上。

然而,这些批判存在局限性。贾府的衰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家族子弟的不肖、官场斗争等,不能完全归咎于贾母一人。而且,贾母在贾府管理上也曾展现出精明能干,她放权后也在一定程度上统领全局。她的享乐也是在家族鼎盛时期的正常行为,不能忽视她为家族稳定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对贾母的负面批判有失偏颇,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她。

3.综合分析

贾母是《红楼梦》中一个极为复杂且立体的人物形象,对她的评价需综合考量其正面与负面表现。

从正面看,贾母出身名门,凭借自身精明能干成为贾府大家长,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她睿智过人,处理事务果断且公正,能洞察家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她仁慈宽厚,对待子孙、亲眷和仆人都关怀备至,营造了相对温馨的家族氛围。此外,她乐观旷达、喜好热闹,为家族增添了活力与欢乐。

然而,也有人对贾母提出负面批判。她被指是享乐利己主义者,在贾府衰败之际仍只顾个人享乐,忽视家族利益,甚至被认为对贾府的破败负有一定责任。

但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贾母。贾府的衰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她。她在家族管理中曾有过辉煌成就,为家族的稳定和发展付出诸多努力。她的享乐也是在家族鼎盛时期的正常表现,且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家族的凝聚力。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贾母是一个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人物。她既有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品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应从她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和人性。

十、贾母形象的影视呈现

1.不同版本的贾母扮演者

在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影视作品中,多位演员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贾母形象。

1987版《红楼梦》中,贾母由李婷饰演。她将贾母的慈爱、威严与精明演绎得入木三分。在面对儿孙时,她眼神中满是宠溺,笑容和蔼可亲,让人真切感受到贾母对晚辈的疼爱;而在处理家族事务时,她又展现出大家长的威严与果断,一个眼神便能让犯错之人胆战心惊。

1996版《红楼梦》里,林默予扮演贾母。她的表演风格大气沉稳,将贾母的尊贵身份和深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说话不紧不慢却极具分量,把贾母在贾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诠释得恰到好处。

2010版《红楼梦》中,周采芹饰演贾母。她赋予了贾母一种独特的优雅气质,表演细腻入微。在与宝玉、黛玉等孙辈相处时,她的神情和语气充满了温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处理家族矛盾时,又能展现出贾母的睿智和谋略。

2.影视形象与原着的对比

影视改编对贾母形象的呈现和诠释有其独特之处。在优点方面,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都尽力展现了贾母在原着中的核心特征。如1987版《红楼梦》,李婷将贾母的慈爱与威严完美融合,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贾母对儿孙的疼爱以及在家族中的权威,这与原着中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处理事务时的果断相契合。1996版林默予塑造的贾母大气沉稳,凸显了贾母出身名门、治家多年的尊贵与底蕴,符合原着对贾母身份地位的描写。2010版周采芹赋予贾母优雅气质,细腻展现了贾母温情睿智的一面,与原着中贾母的形象相符。

然而,影视改编也存在缺点。由于时长和表现形式的限制,难以完整呈现原着中贾母复杂多面的性格。比如,原着中贾母在家族管理上的精明能干,影视中可能无法全面细致地展现。而且,不同版本的诠释侧重点不同,可能会让观众对贾母形象的理解产生偏差。

3.影视呈现的影响

贾母的影视形象对观众理解原着和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贾母的性格特点,如慈爱、威严、精明等,使这个人物形象在观众心中更加鲜活立体。相比阅读原着,影视呈现能让观众更迅速地理解贾母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她与其他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

在传播《红楼梦》文化方面,影视改编功不可没。它以直观的视听形式,将《红楼梦》的故事和文化展现给更广泛的受众,降低了理解原着的门槛。许多观众因为影视作品对《红楼梦》产生兴趣,进而去阅读原着,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诗词、礼仪、服饰等传统文化。此外,影视改编也促进了《红楼梦》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为传承和弘扬《红楼梦》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4/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修仙从养蛇开始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穿成万人嫌,我走野路子爽翻天枭雄崛起之黑道时代由我统领!穿入洞房,农家丑女要翻身二十四异时安夏岑鸢断绝关系后,我的召唤兽全是黑暗生物重回八零小山村出狱后,我成了前妻仰望的神回大明摄政四合院:我当兵回来了冷漠无情,开局拔刀逼千金结婚替嫁后,她被糙汉傻夫娇宠了当昼与夜再次相遇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独揽娇色穿进修真小说后,被男主坑了!薪甲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时安夏岑鸢重生后,嫡长女她仗剑山河你出轨在先,我功成名就你哭什么?生命倒计时!离婚后,前妻她追夫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