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除掉吕蒙,他们不但能获得奖赏,而且去留自便。
于禁也正想一雪前耻,马上号召全军重振士气,伏击吴兵。
正所谓哀兵必胜,于禁为了他们活命委曲求全,大家都憋着一股怨气无处发泄。
何况有了合肥之战的先例,曹军打吴军那可是天然的心理优势,结果大获全胜。
于禁将一颗烧得几乎面目全非的首级捧上:“此乃东吴大将蒋钦的首级。”
“这就是江东名将的实力吗?”刘禅不屑一笑。
所谓的江东十二虎臣,大多都是二流武将,在这两人面前根本不够看。
于禁忍不住叹道:“想不到关将军大胜之际,东吴竟从背后偷袭,实令人不耻。”
刘禅抱拳道:“二叔恐怕一时还无法回援,孙权尚在公安,接下来还要仰仗于将军神勇扭转战局。有劳将军立刻选军备战,不愿从军者暂留江陵,待战事结束,自可北归。”
于禁叹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某为背主之人,愧对曹丞相,只要不与曹军交战,某自当尽力。”
“将军此言差矣!”刘禅却摇头道:“于将军从始至终,都是汉臣,此番弃暗投明,正是明智的选择。”
于禁一怔:“汉臣?”
“不错!”刘禅笑道:“若我记得不差,将军当年为鲍校尉麾下,于虎牢关讨董。鲍校尉一心为朝廷,没于国事,才追随曹操。”
“曹孟德昔日也算良臣,可惜如今进位魏王,其心野心不言而喻,可比董卓、王莽,早非昔日明主了。”
“这……”于禁眉头紧皱。
当初曹操进位魏王,不知多少人暗地神伤,荀彧更是因此身亡。
刘禅又说道:“伏波将军马援曾说过:乱世之中,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既然曹操已变为国贼,将军又何必与之同流合污?如今我父王矢志兴汉,将军幡然悔悟,另择明主匡扶汉室,这是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忠良,哪里谈得上叛降二字?”
“嘶——”于禁倒吸一口冷气,吃惊地看着刘禅。
能说出这等大义之言,真是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年?
纵然曹操之子曹植、曹冲也不过如此吧?
关键刘禅是为自己说话,于禁沉寂的心再次波动起来。
那两万将士可是他亲手带起来的人马,他们可以浴血杀敌,轰轰烈烈战死沙场。
但绝不能白白送死,迫于无奈,自己不惜背上骂名选择投降。
本以为此一战身败名裂,必将为天下人所笑,被后人所不齿。
现在看来,事情尚有转机!
刘禅看到于禁眼里的光,再劝道:“如今汉室中兴有望,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将军若能与我等再兴汉室,将军今日之举,可比伏波将军矣!”
轰——
刘禅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于禁仿佛在灰暗中看到一线光,那就是匡扶汉室,再兴炎汉!
自古成王败寇,只要汉室再兴,自己就是识时务、明大义的忠臣良将!
想明白这一点,于禁脸上泛起一丝潮红,激动得跪伏在地:
“末将于禁,愿为大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