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浦惠美的节奏早就被陈晓满研究透了。
左边、右边、搓长、快带。
有的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会不自觉养成一些打球习惯,可能某个技术她用的比较顺手或者某个套路用的比较顺手,导致她潜意识会认为这个技术可以帮助到她,就干脆长期实践下去直到形成肌肉记忆,人一到赛场这种压力较大的场合就会不自觉的使出同一个招数。
上浦惠美就属于这一种人,陈晓满觉得她肯定不是第一个发现她这个问题的人,搞不好上浦惠美自己也发现了,但是这个事情不是她能改变的,因为下意识的反应是最难调整的,有时候她会下意识进入那个肌肉记忆中去,所以哪怕上浦惠美已经改变打法成功赢球,但是陈晓满气势强大一追击就会打乱上浦惠美的节奏,轻易突破她的心理防线,导致她再一次回到老路上来。
“陈晓满打球的分寸把握的非常好,她在控制场上的节奏,预判了对手所有的预判,这一点在年轻队员中确实出类拔萃的,说实话我觉得二队新进的小队员有好几个都是好苗子,都是会用头脑打球的孩子。”甘宇看陈晓满的比赛联想到了二队其他孩子的比赛感慨道。
邓月说:“我们写一下大家觉得能打出一片天的小运动员名字,然后封起来,三年后再来看看结果,怎么样?甘宇,看看我们的眼光准不准?各位观众朋友也可以在我们的账号下写下你想支持的小队员,三年后我们看看自己喜欢的小队员成绩怎么样呢?”
邓月的提议一出,节目组的评论区瞬间涌进了许多网友留言。
邓月乐呵呵道:“乒乓球不愧是国球,大家嘴上说着不敢看总决赛,实际上都在偷摸观看,默默祈祷小朋友能赢一座奖杯回来。”
“现在第二局陈晓满11:8拿下比赛,第三局很关键了,我觉得啊!这孩子赢定了,你看她现在还不怎么喘大气,有些球她是真的还有力量去加质量,我感觉她没有尽全力哦。”甘宇道。
邓月哈哈哈笑着:“第三局一开场,陈晓满就是一板反手快撕顶回去了,下一板她正手也准备好了,但是上浦惠美失误了,球没过网。”
甘宇按照他的理解开始指导打球的路数:“现在不能纠缠,能迅速拿下比赛是最好,上浦也没有多少斗志了,之前还能搏杀,现在等于是zi沙了,但是万一给她抓到了机会球,陈晓满等于还要多准备几板,实在没有必要。这里也要提醒各位乒乓球爱好者在正式的比赛中,得分意味着一切,不要纠结,不要炫技,赢得比赛就是比对方强的。”
邓月道:“陈晓满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第三局下手要果决很多,前面两局还有试探,这一局基本上都是直接得分,其实日系队员看似很爆,但是整体实力还是差一点点,跟我们的培养体系也不一样。”
“我们的孩子从小选拔了一路,打的人多了见过的球路也就多了,她们人少再加上不是一起训练的,没有我们的陪练体制,也很难在技战术上有所提升。国际大赛经验陈晓满可能不足,但是她国内比赛基本上也是佼佼者,这些经验积攒起来对付上浦惠美还是足够了。”
“我们的体育制度确实有非常先进的地方,一代人强了之后能支撑起一片天,然后压制很多人给小将成长机会,我们不能因为主力的失利就忽略她们的努力和付出,现在小将的路好走一些也是因为前辈开疆扩土的。”甘宇看了一眼实时评论里全在骂主力,看不下去说了几句公道话。
邓月补充道:“所有的竞体都有输有赢,不可能一直是常胜将军的。再加上年纪上升,身体素质下降等等客观因素,大家稍微宽容一点,嘴下留情。”
“就在我们说话的功夫,陈晓满11:6拿下第三局,后面几分都是一板过,这真的非常强悍的实力。”甘宇又把话题转回来,顺手关掉了评论区,作为总队退役出来的,他并不希望看见这满屏辱骂的留言,不看才能心平气和把解说工作完成,至于这些言论,回去之后再上网和人吵架。
邓月看了一眼愤愤关屏的甘宇,暗道今天晚上的甘宇老师又得和“网友”交流到半夜了,他作为总队队员的嘴替,已经在网上和网友“友好”交流了很多年,一些脑残的网友他说服不了,同样的一些嘴欠的网友在他这里也得不到好处。
“我感觉陈晓满又得打上浦惠美一个4:0了,现在已经是第四局,她的势头依然很足,没有任何疲态,准备依然非常充分,上浦惠美反而有点像鬼打墙,怎么打陈晓满都打不过去,不管什么球都是一板子抽死。”邓月说。
比分牌的大比分出现了4::0时,比赛结束了,现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淹没了陈晓满,上浦惠美解开她的橡皮筋,擦擦手里的汗走到陈晓满面前握手。
“赢你一球真的不容易。”
“以后有机会再交手。”
上浦惠美也是一口流利的中文,陈晓满目送她离开赛场,她则站在球场中间环顾四周,观众席上全是写着她名字的横幅,她的脑子里就好像有一台旋转的机器,在这个场馆里旋转着观看所有为她而来的观众,她想记住这些人,想记住这一刻。
荣耀又自豪的时刻,旗帜为她而升,她的所有努力都在此刻得到了回报,陈晓满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高诗已经把她抱起来转圈了,高诗呼喊道:“陈晓满你真的很厉害,你守住了我们的面子。”
如果输在这里,所有华系曾经的荣耀都付之一炬,还好还好,陈晓满赢了比赛,所有的教练组成员也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