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蒙童围坐在改良后的旋转书架旁,捧着轻薄的竹纸书册,眼睛亮得像是缀满星子的长安夜。
\"请看这架改良浑天仪。\"李天辰振袖间抖落昨夜孔明灯残灰,灰烬竟在半空凝成三辰仪的立体星图,\"若是将《周髀算经》的勾股定理与吐蕃浑天仪的黄道环结合——\"
\"先生!\"最前排的圆脸少年突然举起手,袖口沾着新鲜墨迹,\"昨夜我试着用磁针定位法重绘了朱雀大街的坊市图!\"他展开的绢帛上,墨线竟与地砖纹路完美契合,东南角还标记着被虫蛀穿的藏书阁位置。
赵灵儿的剑穗无风自动,十六枚玉珠在少年话音落下的瞬间拼成河洛数图。
她指尖轻弹剑鞘,一缕剑气削断檐角垂落的蛛丝,浸过桐油的银丝坠地时,竟在青砖上灼出星宿连线。
\"荒唐!\"楼雅静的紫檀鸠杖重重顿地,藏在《礼记》注疏中的赤红书虫突然躁动。
十七只虫豸沿着圣人画像攀爬,在孔夫子衣襟处啃噬出\"格物致知\"四字,墨色汁液顺着绢帛流淌,竟在香案上汇成曲江池的微缩水系图。
李天辰忽然将扳指按在星图中央,磁粉受热蒸腾起靛青烟雾。
烟雾中浮现的水转翻车模型让后排少女惊呼出声,她发间银簪倏然飞出,在虚空中勾勒出改进后的齿轮结构:\"若是用曲辕犁的联动轴\"
\"妙哉!\"年轻助教芮雨桐突然从《齐民要术》中抽出一页,泛黄纸页遇热显影,竟是用米浆写就的《冶铁新术》。
他颤抖的手指抚过磁粉绘制的风箱图,廊下忽然传来胡琴悠扬的转调——不知何时,蒙童们已用丝弦校音器校准了乐器,正在用龟兹乐律吟唱新编的《算术歌诀》。
赵灵儿悄然退至蟠龙柱后,指尖摩挲着砖缝间渗出的墨香汁液。
当楼雅静再次举起鸠杖时,她的剑气已截断梁上垂落的经幡,二十八星宿图在断裂的帛布间重组,赫然显现出昨夜孔明灯燃烧的轨迹。
\"王爷且看。\"她忽然将剑鞘点向东南巽位,被磁粉标注的青砖突然翻转,露出底下用陨铁铸造的机关轮轴,\"这些齿轮的咬合方式,与西市铁匠铺的水力锻锤如出一辙。\"
学馆深处的更漏突然发出清越鸣响,午时的阳光穿透格栅窗,在青砖地上投下经纬分明的光网。
二十八个蒙童不约而同地举起自制的日晷仪,铜针影子正指向《甘棠》新谱的第三节拍。
\"今日就讲到这里。\"李天辰收拢袖中正在发热的磁石,瞥见楼雅静枯槁的手指正死死扣住圣贤画像的裂痕,\"诸君不妨去西郊观摩新式水车,明日带着图纸来讨论改良之法。\"
少年们欢呼着涌向院门时,怀中的竹纸书册洒落零星磁粉。
赵灵儿注意到这些粉末在门槛处自动聚成八卦阵型,当最后一名学童踏过门槛,阵眼突然升起三尺高的蓝色火焰,将檐角垂落的蛛网烧成灰烬。
楼雅静在明伦堂的阴影里冷笑,鸠杖顶端镶嵌的夜明珠泛起诡异绿光。
那些逃散的赤红书虫正沿着圣人画像的眼窝钻进梁柱,在檀木深处啃噬出蜂窝状的孔洞。
当最后一丝晨雾漫过礼乐台的编钟时,东南方向突然传来瓦当坠地的脆响——被剑气削过的东厢房檐角,此刻正渗出带着铁锈味的猩红液体。
\"成了七分。\"赵灵儿在回廊转角处竖起大拇指,剑穗玉珠映出李天辰蟒袍上的磁粉微光,\"礼乐台下埋着的陨铁机关,方才与孩子们怀中的磁石产生了共鸣。\"
李天辰抚过仍在发烫的扳指,鎏金螭纹在掌心烙出淡淡的星图痕迹。
他望向院墙外飘摇的酒旗,朱雀大街尽头隐约传来锻铁坊的铿锵声,与蒙童们遗落的胡琴余韵交织成奇特的韵律。
暮色初临时,芮雨桐抱着改良版《九章算术》追至铜门前,袖口还沾着礼乐台下的磁粉。
在他身后,三个年轻助教正用桐油浸泡《百工谱》残页,虫蛀的孔隙在油液中显露出意想不到的机关图解。
\"明日\"楼雅静嘶哑的嗓音突然从蟠龙柱后传来,他手中的圣贤画像正在渗出墨色汁液,在地面蜿蜒成《学记》章句,\"老朽倒要看看,你们这些奇技淫巧能否经得起月华浸染。\"
赵灵儿的剑气在门槛处划出半道冰痕,坠落的夜露在痕印中凝结成《天工开物》的残页图形。
当最后一缕暮光掠过国子监的鸱吻时,东南方市井深处忽然升起数十盏孔明灯,每盏灯罩上都用磁粉绘着崭新的河洛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