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陵大营又是一番礼仪,等三人分宾主坐下,已经是半个多时辰以后的事。
贾蓉坚持请皇帝的亲弟弟,驻金陵大营的都指挥使杨坐主位,他跟掌军太监推迟了一会,还是被按在了次坐座,掌军太监则坐在陪坐位。
贾蓉将三份锦衣军的密报手抄本拿出,先送给王爷阅读。
杨王爷本来严肃的脸,在看到锦衣军的密报到,脸色已经气得铁青。
等掌军太监看完,三人同时都沉默了下来。
贾蓉是沉默的将三份密报给收好,过了片刻才冷静道:“王爷,内监,本官已经在来之前用军驿走八百里加急,将密报和本官的决定事无巨细的禀报给了陛下。
在来之前,本官仔细考虑了目前的情况,想了三个方案,请王爷和内监替本官拿个主意,是否妥当!”
杨王爷点了点头,沉声道:“子敬不必客气,你是皇兄信任之心腹,有什么方案,尽可细细说来,我与内监大人洗耳恭听!”
那掌军太监也沉着脸点头,道:“王爷说得极是,小国公爷请不必有所顾忌!”
贾蓉点头,这才详细说道:“第一,本官已经安排石头叽水师大营拨二条海船战舰及六艘辎重用的三千料大船。
将江南二道及金陵陪京的税银和粮草在三天内转到这六艘三千料大船上。
税银不走大运河,而是顺流而上,走吴淞口后沿海岸走海道北上,直接进入津门回京都。
第二,本官已经下令,吴淞口的水师大营调四艘千料海船随行,并再安排两艘战舰护送。
这样一共有十艘三千料大海船北上,四艘海舰护送。
从吴淞口到山东道东营水师大营,接上山东道,安徽道的税银及粮草,一起北上回京都。
这是陛下出京前就下了旨意的,中原四道江南两道的税银和粮草必须于八月底前运回京都。
第三,因为事情紧急,本官想让掌军内监大人护送这批税银北上京都。
王爷坐镇金陵大营震摄东南,让江南那里心有异心的大家族不敢再轻举妄动!
本官带三千京营继续沿着大运河北上,接到河南府的税银后,将计就计,消灭准备伏击的白莲邪教。
等消灭这股邪教徒后回师金陵,和王爷一起深入调查江南世家和白莲邪教的勾连都有那些,将那些变了节的大家族统统找出来。
这个时候掌军内监大人想来也回了金陵。
再合咱们三人,发起对江南,东南道所有与陛下有异心之人来个大清洗。
不知王爷和掌军内监大人,特别是内监大人是否辛苦跑这一趟?”
两人听到贾蓉的详细计划后,不由得对视了一眼。
过了许久,还是由杨王爷轻轻点头,道:“子敬的计划不错,本王同意子敬的计划。
不过子敬,兹事体大,你一定要详细跟皇兄说清楚,须得到皇兄认同后,方能推动后面的计划!
江南道的赋税关系到朝廷是否安稳,一定不能乱!
如今你师尊林如海在江南道推行新盐政,也正是这新盐政,才会有那么多即得利益的大家族明里暗里对林如海使阴招。
但即便如此,皇兄也不敢对江南道的士绅打压过甚,这其中的度,你一定要把握好!”
贾蓉连连称是。
说完看向掌军太监。
这位四十多岁面白无须的太监,见贾蓉的目光投向他,脸上严肃的脸恢复笑容,点头微笑道:“既然王爷认同,杂家自然同意!”
说完看着贾蓉轻声道:“小国公爷一心为了陛下,为了朝廷,杂家虽然帮不上大忙,但将陛下所需的税银押回京都,这任务杂家接了!
听了小国公爷的计划,杂家建议,再给小国公爷拨三千精骑,配合三千京营精锐,务必一击而杀,将所有犯上的白莲邪教徒杀个片甲不留。
另外,杂家回京后,也会详细将这事跟陛下汇报,想来陛下也是同意小国公爷的计划的。”
杨王爷听完微笑,点头道:“善!”
贾蓉听到这两位掌握着十二万大军的大佬竟然还给他意外之喜,连忙站起来,冲两人躬身行礼。
三人又详细的讨论了一些细节,足足两个时辰后,贾蓉才离开了金陵大营,返回石头叽水师大营。
再次召来水军大营的督统和京营赵勇校尉,跟两人下达了几道命令。
在金陵城关门前,贾蓉领着六十多名自己庄子训练的前锋营充当的护卫亲兵,进入了金陵城。
“大爷,大爷,奴乃是老宅的管家,一直在这等候大爷,请大爷让老奴驾车,带着大爷回家吧!”
刚进城洞,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就拦到贾蓉护卫的前面,举着贾府的旗子向贾蓉的马车高声呼叫。
贾蓉听到后敲了敲马车车壁,马车停了下来后,他才拨开车帘,看着那叫着的老管家皱眉,对护卫道:“叫他在前面带路,在路上大喊大叫,成何体统!”
“诺!”
护卫应了一名,轻夹马腹上前跟那老官家,冷冷瞪了他一眼,才道:“大爷说了,在这大街上大喊大叫,有失国公府的体统,让你安静一点,头前带路回府!”
老管家被护卫这一瞪,愣了一下才看向已经将布帘子放下的马车,脸上似乎有点挂不住,冷冷哼了哼,转身就走!
贾蓉皱眉,将这老官家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心中已经泛起了冷意和杀机,对着返回的护卫道:“跟上他,回去将府里所有下人集合起来。
另外安排人,仔细打听老宅这边有没有人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这两天都统计出来。
大爷我要整顿整顿老宅,当真是无法无天了!”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