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英殿中,秦迎雪眼见到了用早食的时辰,高正仪还没起,便再次来到了内殿,柔声催促道,“郡主,起床了,再不起进学就迟到了。”
小榻上的高正仪翻了翻身,紧了紧身上的小被子,闭着眼睛道,“今早感觉格外的冷,秦妈妈就让我再躺一会吧。”
“再躺一会也不是不行,冬笋老鸭汤凉了可就不好吃了。”秦迎雪看着赖床的高正仪笑道。
听到有冬笋老鸭汤,高正仪咕噜的一下坐了起来,任由秦迎雪和香薷帮她穿衣。
这时在外间的玳瑁也走了进来,搓着手道,“这天一下就冷了啊,秦媪姥。”
秦迎雪答道,“可不是嘛,算算日子,今天应该是小寒了。”
正在穿衣的高正仪一脸好奇望向秦迎雪二人,“秦妈妈,小寒是什么意思啊。”
秦迎雪一边往高正仪身上温柔的套着冬衣,一边解释道,“郡主这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等过了小寒以后啊就是腊八,而过了腊八呢,就要过年了。”
听到要过年,高正仪满眼放光,兴奋的道,“过年嘛,我知道,那一天有好多的好吃的,我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郡主,再不去用早食,老鸭汤该凉了。”秦迎雪轻声提醒道。
“哦哦,好,先去用早食。”高正仪拉着玳瑁和秦迎雪,三人一起去了饭厅。
简单用了早食,便由玳瑁送高正仪去进学了。因小路上积了层雪,二人走的不算快。到了资善堂的时候,其余几个小的已经到了。
因为李秀容今日是第一次进学,便被安排到了高正仪的旁边。
“诶,蘅芜你知道今天是小寒嘛?”高正仪伏在李秀容耳边神神秘秘小声说着。
“小寒?啊,我知道两天后就到腊八了。”李秀容突然站起来高兴的说道。
“哎哎哎,你小点声,当心等一会夫子下朝过来了被罚背书。”高正仪做贼心虚的环视了一周拉着李秀容坐下。而这边高正仪刚刚坐好,下了朝的荀司律便也风尘仆仆的赶来了。
“呦,我们的小调皮蛋也知道开小差是要被罚啊,不过说到了小寒那我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小寒过后是什么?”荀司律看着眼前缩到后面的两个小人儿笑的像个狐狸似的。
“我知道,是腊八。”“腊八可以吃好多好吃的…”“还有,岁币。”“………”
高正仪和李秀容一人一句,吵的荀司律头都大了,且越说越离谱,荀司律便轻咳了两下打断了二人。
“咳咳,可以了,两位殿下,为师要开始上课了。”
荀司律轻轻咳了两下,放下手中的茶盏,看了看堂下的几名学生,捋了捋胡须,继续他的讲述,“既然说道小寒腊八那么今天本夫子不讲论语,也不讲诗经,今天讲一讲民谚。”略顿了顿,“二九三九之后就是腊八了。”
听到荀司律讲到了腊八,今日第一天进学的李秀容举起了手,“夫子,夫子,这个我知道。”
“那小县君你来说说吧。”对于眼前这个笑的憨态可掬的新学生,荀司律突然起了考校的心思。
“这个我知道赵妈妈常哄我,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李秀容脆生生的说道,声音十分悦耳。
“小县君回答的很好,坐下吧。”荀夫子朝李秀容点点头笑着道。
“小县君开了个好头,其余几位殿下也可以说说嘛。”荀司律又把目光望向了其他学生,循循善诱道。
“夫子,这个我也知道。”因为要让着新妹妹,难得憋了半天的高正仪忍不住抢先开口道。
“那郡主你也说说吧。”荀司律看着上窜下跳像个小猴子的高正仪不禁失笑。
“每年到了腊八这一天,府里会煮上一大锅的腊八粥,连同提前腌好的腊八蒜,一同分给府中的下人。再由母亲带着我们,去把剩余的腊八粥去分给城外的百姓们。母亲和我说,这是心系百姓家,富贵不忘本。”高正仪仰着小脸,一脸骄傲的说道。
听着高正仪的讲述,荀司律对高正仪不禁刮目相看,这个郡主虽然爱玩但毕竟是孩童心性,只是难得在这勋贵人家也生的一副好心肠,果然官家说的没错是一等一的好啊。
“郡主说的也很不错,坐下吧。”荀司律和煦的高正仪说道,眼中也多了一丝赞许。
坐在后排的谢佳妤也不甘示弱,站起身来说了句,“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八熬粥,不掉下巴。”
倒也是中规中矩,就是不知道六哥儿会答出什么,荀司律在心里想着。
最后,荀司律把目光望向了被他寄予厚望的赵宗实,期许的问道,“刚刚几位殿下都说了官宦之家的腊八习俗,那六哥儿可知民间百姓这一日的习俗,他们又是如何过冬的?”
听了荀司律的问题,在课上从来都是从容不迫的赵宗实,第一次变得窘迫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只憋出一句,“学生不知。”便低着头,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
荀司律也没说什么,冲他摆摆手,让他坐下了。捋了几下胡须,语气也多了几分严肃。坐回座位,开口道,“你等虽为天潢贵胄,却也不可不知民生之多艰。夫,民者,国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