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她和老父亲李善长一样,也希望夫君能够复出。
“多谢叔母,只是朝中有事,清闲不得。”
“今有凤阳刁民造反,马三刀身为监工,却滥用职权,贪污粮饷,盗卖修建材料,鞭挞民夫,致使民夫起义。”
“父皇雷霆震怒,欲斩马三刀。”
“之前马三刀在叔父治下的时候,刚正不阿,更无半点贪污行迹可言,如今他却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定然有因!”
“还请叔父助侄儿一臂之力,念在马三刀忠义以及昔日功劳,救马三刀一命。”
“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朱标当即行礼道。
别人不知道,马三刀,他还是知道的。
之前朱十一在位的时候,马三刀可是老实人一样,有人给他送礼,他直接选择上报,除了朝廷的俸禄,福利,他从不贪污。
而如今,如此巨大的反差,只能说根源上出了问题,若是斩了马三刀,那不就等于证明朱元璋的国策确实不如朱十一的国策吗?
这话好说,不好听啊。
“贤相,马三刀虽有罪,但罪不致死,若是此先例一开,只怕官员们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何况,马三刀还是陛下当众认得义父,君无戏言,岂斩马三刀,还请贤相施以援手。”
李善长旋即行礼道。
贤相想要再度出仕的话,太子这条路必须要走。
太子都来了,必须要给太子个面子。
“这如何救?他已犯下如此大罪,陛下眼里不揉沙子,何况贤婿已被罢黜,再参与朝政,只怕会让陛下更加猜忌。”
刘伯温,开口道。
救什么救,拿什么救,到头来,即便救了又如何?惹一身骚,有什么意义。
“叔父,您之前说国策一改不出三年,定然导致官员腐败成风,各地造反之事层出不穷。”
“马三刀之事,恐怕不是个例,日后定然有更多的事情发生。”
“叔父趁着马三刀之事,若是能够让父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但可以东山再起,还能够继续造福我大明百姓。”
朱标没有理会刘伯温,认真的说道。
打小,他就跟在朱十一的身后,两人差了十岁,虽是叔侄可和兄弟差不多。
当初朱十一每立一条国策,都和他解释过为何要这么做,看似宽容的政策,实则极大程度上能够防止官员贪污。
今日他前来,不单单是因为想要救下马三刀,更是想要让叔父复出!
“重八几十年都改不了的观念,现在就能改了?”
“只不过是刚开始罢了,后面会越来越多的!”
“救得了一人,还能救得了所有人吗?”
朱十一,反问道。
他穿越来,包括自己担任左相的那些年,一直就给朱元璋解释如何防止官员大规模贪污。
可惜,老朱见识的问题,没有见到高福利,高养老政策对于官员贪污的羁绊性问题。
高福利虽然无法杜绝官员贪污,但最起码,比低俸禄国策下的贪污要少一些。
纵观历史,明朝是贪污官员人数最多的一朝,贪污无法彻底根除,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可明朝的俸禄体系,却是影响深远。
低的可怕!官员真的穷!
不是他不愿意救马三刀,穿越这么多年了,他和大明开国功臣,已然处成了兄弟。
只是,老朱低俸禄的国策放在那里,屠刀已起,又怎会轻易落下。
国策不改,屠刀永远落不下。
何况,他懒得理会,兢兢业业十几年,最后一场空,还不如在这里过逍遥日子呢。
“还望叔父念在马三刀之前在叔父帐下鞍前马后多年,救他一命。”
朱标再次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