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觉得戏志才和张飞的话在理。
在漠南筑城,听起来雄心万丈,但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忧虑,陆恒脸上却不见丝毫动摇。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双手撑在边缘。
“人力,不必担心。”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此战,我军俘获鲜卑丁壮数万,皆可为劳力。”
“此外,我自有办法调集足够的人手。”
他没有细说“自有办法”是什么,但那份笃定,让刚刚还喧嚷的议事厅安静了不少。
众人想起了这位主公过往种种“变”出兵马粮草的“奇迹”。
“至于物资……”陆恒继续道,“漠南并非不毛之地。”
“白山黑水之间,有的是山石林木,可就地取材。”
“砖石烧造、木材砍伐,我会亲自督办。”
“粮草运输,确是一大难题,但并非无法解决。”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
“我知道,这很难。”
“但,唯有城池,才能真正将游牧骑兵的机动优势化解于无形。”
“唯有城池,才能屯驻军民,开垦农田,建立稳固的统治根基。”
“唯有城池,才能将漠南,真正变成我大汉的疆土,而非一片随时可能失去的牧场!”
“我意已决!”
最后四个字,掷地有声,再无商量的余地。
厅内一片寂静。
戏志才、郭嘉、荀攸、辛毗等人相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
主公的决心坚如磐石。
他们相信主公不会无的放矢,过往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每次在看似绝境或资源匮乏时,主公总能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可这一次,在漠南筑城,工程之浩大,困难之艰巨,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他凭什么如此自信?
那数万俘虏确实是劳力,但要支撑起如此宏伟的计划,远远不够。
“自有办法调集足够的人手”?
“亲自督办物资”?
这些话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力量?
这位主公,出身并非显赫世家,却仿佛拥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底牌。
这种感觉,让戏志才、郭嘉这些智谋之士,越发觉得陆恒深不可测。
但此刻,没有人再提出反对。
陆恒的意志,就是云中前进的方向。
“既然主公已有定计,”戏志才深吸一口气,率先表态,“志才必竭尽所能,为主公规划调度,草拟筑城方略。”
“嘉亦当尽力。”郭嘉轻声道,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仿佛对这个挑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攸附议。”
“毗定当协助主公,处理好民夫、物资等庶务。”
辛毗也立刻跟上。
武将们更是没有二话。
“末将遵命!”关羽、黄忠、郭子仪等人齐齐抱拳。
张飞咧嘴一笑:“大哥!筑城就筑城!俺老张别的不会,看管那些鲜卑俘虏干活,保证让他们服服帖帖!”
张辽也拱手道:“末将愿为主公效劳!”
陆恒满意地点点头。
“好!”
“具体筑城地点、规模、先后次序,接下来我们细议。”
“此事关乎北疆百年大计,务必周密!”
一场决定漠南未来格局的宏大计划,就在这座刚刚经历战火洗礼又焕然一新的太守府中,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