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她身上穿了件湖蓝立领斜襟棉布褂子,盘扣和包边都是黑色的。衣袖和下摆处都有巧妙的改动,还有腰身那处也稍微收了收。
下身儿是修了腰身的黑色阔腿裤子,双腿并拢静静站在那里,乍一看好像穿了条裙子。
脚上穿的,也是秀娥照着以前大家小姐绣鞋样式自己做的,只不过鞋面是素色的,上头没敢绣花。
这具身子经过几年灵力的滋养,还有一些丹药的修复调理。曾经原身常年劳作被晒的黢黑的皮肤,早已变得白皙细腻。脸上的皱纹和那些岁月痕迹,也全都消失不见。
那一身皮肤,好似剥了壳的鸡蛋似的。就连原本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如今也能被赞上一句‘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
再往上看,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被一根桃木簪子挽在脑后。鬓边几缕碎发,倒是给她添了几分柔弱。
她就那么静静地站在一堆行李旁,身上淡淡书卷气,一双沉静深邃的大眼睛,满含笑意看着那边父子相聚的画面。
任谁看着都会以为这是个大家子出身的少奶奶,哪里能想到其实她这会儿心里正在吐槽自己便宜男人。
这长得人模人样的就是那嫌弃原主这个糟糠妻的老丁,目前看着倒是对儿子还有几分心疼。
等父子几个亲香够了,丁济群才拉着两个儿子来到王秀娥这边。
“孩子他娘?”丁济群的声音里似乎带着一丝不确定。
不是他认不出自己老婆,实在这老婆变化有点儿大。要不是早就知道老婆为了调养身体在药铺里拜了个师父,还有老家来信也几次提到秀娥的变化,他还真得以为有人顶替了老婆的身份。
“这才几年啊,自己老婆都不认识了。”说着秀娥又抱起箱子上的小儿子一把塞进老丁怀里,“连我这个孩子妈都不认识,那你这个没见过面的亲儿子就更不认识了吧。”
正震惊于老婆变化的老丁,忽然怀里被塞进个胖小子,也不由裂开嘴乐了起来。
“这个是三样吧,”丁济群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小儿子很喜欢的样子,“才三岁就这么沉甸甸了,这身板子真结实。”
能不结实吗,她这三个便宜好大儿可没少吃她的丹药。如今一个个都壮的跟小牛犊子似的,再加上个顶个的聪明。有时候那破坏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
“跟着师父这两年多,师父师娘可没少为这仨臭小子操心。”秀娥面带微笑的跟丁济群说话,其实心里却嘀咕:等你见识到这仨儿子的调皮,希望还能继续当你的慈父。
不想再在站台傻站着,便改口说:“不然咱们赶紧回去吧,等进了部队大院儿好叫这仨小子松快松快。”
“好,车就停站台外头,走咱们先上车。”丁济群也想着先回家,有什么话打算等回去安顿好再说。
老丁出来接老婆孩子,还特意跟丛校长借了一辆吉普车。他自己开出来的,行李跟三个儿子塞满后备箱还有后座,秀娥坐副驾。
老丁怕秀娥不会开车门,把行李和儿子都安顿好了,又动手把副驾的门打开。本来想扶一把老婆,结果还不等他抬手,秀娥已经利索的上了车,很闲适的坐在副驾,那样子好像在等司机开车。
老丁心里纳罕,说:“到底跟着文化人学了两年,一看就长了见识,就连坐小汽车都这么淡定。要是换了从前,你早就咋咋呼呼起来了。”
死男人瞧不起谁呢,王秀娥懒得搭理这男人。幸好后座的大儿子及时搭腔,“爸你瞧不起谁呢,我妈养伤的时候县委、武装部还有公安局的小汽车我们都做过。”
“呵,你们跟着你们妈倒也长进不少,说话都改了老家口音。”老丁跟后座的儿子说。
“师公让我们跟着妈一块儿跟着那话匣子学说话,说里面人说的才是正经官话。”一样显然对自己妈妈还有师公很是推崇,“师公和师婆他们走的时候,还把那话匣子送给我们。”
“那叫收音机,臭小子。”老丁对儿子的表现很满意,说话时候都咧着嘴。
“知道那叫收音机,奶奶他们都叫那个是话匣子。”一样对爸爸的话很不服气,“妈妈看爷爷和大伯他们都爱听收音机,就给爷爷他们新买了一台。师公送我们这台,都放在行李里。”
“你可不能小看咱们儿子,本事大着呢。”说起儿子秀娥难得又给了老丁一个笑脸,“就说这收音机,还有手电筒,现在一般的小毛病咱们一样都能修。”
“是吗?”这下老丁是真的惊了,要不是开着车,他非得捧着儿子脸蛋好好看看,这真的是他们老丁家的种吗?这才多大点儿的臭小子,还有这本事。
听妈妈夸奖自己,一样在后排很是自豪。那小胸脯挺的,跟一旁趴窗户往外看的两个小的一比更挺拔了。
“那有什么难的,师公还说可惜咱们那小县城没有好的老师和书籍资料,不然我也能成个天才科学家。”
“你师公还说你是个天才?”
“那是!别看我才七岁,小学五年的书我都学完了。就连二样都学到三年级了”
听着父子两个的对话,秀娥心里暗道幸好。幸好俩人有仨儿子,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冷场。不然对着这么一个相当于陌生人的丈夫,她还真不知道说些什么。
果然五岁的二样听大哥提到他,也赶紧告诉爸爸他现在认识了多少字,学了所少算术题。再加上不甘寂寞的三样也表示自己开始识字,反正这一路上老丁的耳朵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一开始还为自己几个儿子个顶个的聪明伶俐感到自豪,可仨小子你一句我一句,三十分钟路程一刻不曾停歇,吵的老丁头晕脑胀。
倒是秀娥在一旁感慨,大儿子七岁,二儿子五岁,三儿子三岁,正好合了老丁十几年来有限几次探亲的时间。这两口子效率还真高,这是回一次老家添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