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主此言极是!城内百姓虽多,但粮食匮乏。若能增加储备,守城之日自可延长。”
“正是!”
吴仁安双目中透出锐利光芒。
“城中教众闲杂无事,何不调遣他们出城收割?既可增加粮草储备,又能调动人心,一举两得。”
在座众人纷纷点头赞同,气氛略显轻松。
然而,一名执事却站了出来,面露忧色。
“香主,小人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仁安目光一凝,淡淡道:“但说无妨。”
那执事拱手道:“朝廷大军压境在即,若派大批人马出城收割,恐怕暴露我军态势。一旦遭遇朝廷斥候,后果难料。”
堂内顿时安静,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向吴仁安,等待他的决断。
烛火映照下,吴仁安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意。
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玉瓶,放于案几之上。
“尔等可知此物为何?”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作答。
“此乃"尸仙散",中者力大无穷,刀枪不惧,听命于我。”
吴仁安声音冰冷,“我已在城墙上布置了百名服食"尸仙散"的弓箭手,足可掩护收割队伍。再令"血骨卫"为前锋警戒,有何可惧?”
执事们听闻此言,面色微变,却不敢多言。
“时不我待,决不可再犹豫。”
吴仁安眼中寒光闪烁。
“明日辰时,征调三百名教众,在铁牛带领下出城收割。赵无常,你率"血骨卫"暗中保护,遇敌格杀勿论!”
众人齐声应道:“属下遵命!”
夜深了,府衙大堂内,烛火如豆。
吴仁安独坐案前,摊开一张舆图,目光炯炯。
窗外,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阳泽城的屋脊上,勾勒出一幅幽冷的水墨图卷。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吴仁安轻抚舆图,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朝廷大军若至,且让他们见识真正的"魔道"!”
——
次日清晨,平明时分。
阳光初上,薄雾浮动。
三百名教众在铁牛带领下,浩浩荡荡出城。
佩戴着统一的红色臂巾,以作识别。
铁牛身披铁甲,骑着一匹黑色战马。
在队伍前来回巡视,不时厉声呵斥怠慢者。
手持镰刀、竹筐,向城外良田行进。
城墙上,吴仁安负手而立,目送教众出城。
他身旁,百名身着黑甲的弓箭手静立如松,眼神空洞,面无表情。
这些都是服食了“尸仙散”的“毒人”,箭囊中的箭矢皆淬了剧毒,一箭封喉。
树丛间,身着血红铁甲的“血骨卫”如鬼魅般潜伏,手握利刃,杀气腾腾。
皆是服食“血泪丹”的死士,对痛感几乎麻木,战力非凡。
“开始收割!”
铁牛一声令下,三百名教众迅速分散开来,挥舞镰刀,收割稻谷。
“刷刷”的镰刀声此起彼伏,如同奏响一首丰收的乐章。
吴仁安站在城头,眯眼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愚者畏敌而饿死,智者冒险而丰收。”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汗水湿透衣衫。
教众们不敢停歇,挥镰如电,割下一捆捆金黄的稻谷。
铁牛率领的三百教众已分散在稻田各处,挥舞着镰刀,收割着成熟的稻谷。
刀光闪烁,稻浪翻滚,一束束金黄的稻谷被割下,扎成捆,堆放一处。
“快!再快些!”
铁牛骑在马上,不断催促,“天黑前必须完成一半!”
教众们汗流浃背,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远处,二十名血骨卫如鬼魅般游走于稻田边缘,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他们身着黑衣,面无表情,眼中泛着诡异的红光,如同行尸走肉。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