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服了?
王通有些愕然。原本以为凭自己一介孤儿出身,不可能让荀攸这种出身顶级世家的人归心。心里还想着再过半年,便找个由头,将他杀掉,获取他的智力经验值。
却没想到自己弄出个汽油来,就能够直接让他纳头就拜。
不过,这也是好事。
既然他肯认主,那就不用杀他了。
荀攸这人的才能,与贾诩等人有所不同。
贾诩侧重于军略和勾心斗角,且极为毒辣,一旦设谋,便会毫无底线、不择手段。
而荀攸的才能,虽然说也侧重于战略,但其内政才能也不差。堪称是全才。有荀攸辅佐王通,王通在内政方面就会轻松很多。
因此,荀攸的主动投效,令王通大喜过望。
赶紧上前扶起道:“公达之才,可比张良。我得公达,大业可成也!”
说罢,又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贾诩。
贾诩心中一寒。
也赶紧拜倒在地,恭敬地说道:“下官也愿拜将军为主公,自今往后,誓死跟随。”
这话说出来,恐怕连贾诩自己都不信。
这样的人,说出“誓死”两个字,多半是言不由心。一个崇尚“谋人先谋己”的惜命之人,平生从不愿承担什么风险。在原本的历史上跟过很多人的贾诩,心中真正在乎的是他自己的命。
不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王通也不想计较这么多。只要他肯表个态就算不错了。
尤其是,贾诩虽然谈不上对主人有多忠诚,却从不背主,因此,只要他口头上认了主,便有很大的概率在王通没死之前,他不会离开王通。
也赶紧上前扶起道:“文和之才,可比陈平。我得文和,何其幸也!”
其它高顺、徐晃、典韦、华锋、华雷、韦卫、牛金、晏明等人见状,也尽皆拜倒在地,高呼主公。
王通上前一一扶起,很是感慨地说道:
“吾本良善富家子弟,自幼学文习武,不曾有丝毫懈怠,心中唯求一份功名,以造福天下百姓。
殊料遭逢乱世,亲人皆亡,竟成孤儿。为一口吃食而从军搏命。幸遇恩师华雄,习得些许武艺,稍通兵法战略。
眼见董贼虐民,心中甚忿,便立誓诛之,此后隐忍数载,终成其事。然,又遇皇甫嵩袭吾后路,朝中多有其党,而吾曾阵斩皇甫嵩之子,若在长安,料必为其所害!
再者王允擅专,不听良劝,一意孤行,遗患庙堂。自思道不同不足为谋,遂远走并州,决意自保,幸有诸位不弃。
诸位以国士待吾,吾必以国士待之。吾志在造福万民,扫平天下魑魅魍魉。愿与诸位共勉,同创太平盛世,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海晏河清!”
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众人听罢,尽皆心情激荡,纷纷高呼:“愿唯主公马首是瞻!”
王通双手虚扶,让众人起身。然后,下令在高奴大摆筵席,与众人同庆。
与此同时,又让华锋领兵两千驻于高奴县犁头村,将整个村子用围墙围起来,禁止外人进入。再命人多造蒸馏设备,在村内收集、炼制汽油,以备后续战争之用。
当天晚上,众人觥筹交错,一醉方休。
……
第二天一早,王通刚刚起床,便有亲兵来报:“治中从事荀攸求见。”
心中暗想:荀攸认主之后,这积极性有所提高了。
就好比后世帮人做事。
同样是做事,纯粹的打工者和持有股份者,工作积极性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