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语落,轻轻侧身,身后已然幻化成孙悟空模样的六耳猕猴立刻现出身形。
六耳猕猴演技精湛,扑通一声跪在唐玄奘面前,脸上满是悔恨之色,口中念念有词:
“师傅,徒儿知错了!
此前不该滥杀佛教的护法佛,犯下如此大错;
更不该用假金箍欺瞒师傅,实在罪该万死。
徒儿已深刻反省,如今愿戴上真的金箍,从此听从师傅教诲,绝不再犯。”
六耳猕猴一边说着,一边从观音菩萨手中接过金箍,当着唐玄奘的面,毫不犹豫地将其戴在了头上。
唐玄奘见此情形,心中虽仍有疑虑,但还是背过身去,口中默默念起了紧箍咒。
刹那间,六耳猕猴便发出一阵痛苦的惨叫,在地上翻滚起来,脸上的表情扭曲,仿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唐玄奘听到这撕心裂肺的叫声,心中一紧,暗自思忖:
这紧箍咒能起效,看来此猴确是真心悔过,戴上了真金箍。
加之观音菩萨亲自出面作保,唐玄奘的态度渐渐缓和。
唐玄奘转过身,看着跪地求饶的六耳猕猴,长叹一声,说道:
“罢了罢了,此次便原谅你这一回。
往后你需多听为师的教导,严守佛门戒律,不可再肆意妄为。”
六耳猕猴听闻,如获大赦,连忙点头,连声道:
“师傅放心,徒儿定当铭记于心,谨遵师傅教诲。”
观音菩萨见六耳猕猴已然成功替代孙悟空,顺利融入取经团队,心中暗自欣喜。
她微微颔首,对着唐玄奘等人说道:
“如此甚好,你们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切不可懈怠。”
言罢,观音菩萨周身祥光一闪,瞬间消失在原地,只留下淡淡的花香在空中飘散。
师徒四人重新踏上西行之路,表面上一切如初,四人继续朝着西天的方向前进。
然而,朱悟能却总觉得事情透着一股古怪。
他与孙悟空相识已久,一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深知孙悟空的脾性。
在他心中,真正的孙悟空倔强刚强,宁折不弯,怎会轻易向观音和唐玄奘服软?
更别提主动跪下道歉,还心甘情愿地戴上金箍,这实在不符合他所认识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
朱悟能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中的疑虑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个机会试探一番,弄清楚这个 “孙悟空” 到底是真是假。
于是,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朱悟能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孙悟空” 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准备揭开这个隐藏在团队中的秘密 。
朱悟能怀揣着满心的疑虑,如同怀揣着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时刻留意着身边的一举一动,静静等待着那个能够揭开真相的绝佳时机。
终于,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为他送来了一个可能解开谜团的契机。
这一日,师徒四人在漫漫西行路上,来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旁。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
唐玄奘抬眼望了望天色,见夜幕即将降临,便转头对三个徒弟说道:
“今日天色已晚,我们就在此处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再继续赶路。”
唐玄奘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在这静谧的黄昏中显得格外清晰。
朱悟能听闻此言,心中暗自一喜,他敏锐地察觉到,机会终于来了。
他不露声色地瞥了一眼身旁假扮成孙悟空的六耳猕猴,脸上露出一抹看似随意的笑容,开口说道:
“猴哥,咱们一路奔波,想必师傅腹中早已饥饿难耐。
这附近山林茂密,定有不少野果,咱们不如去寻些来,既可以填饱肚子,也能为明日的行程储备些体力。”
朱悟能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六耳猕猴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