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特定时机联合提出异议恰值南方新产业启动之际令人怀疑动机。
对此年轻领袖并不介意相反愿意利用其资本投入未来开发规划,特别是巴蜀与长江流域领域。
借此可以调动隐藏民间的贵金属进入流通体系,并引导消费新型高端商品诸如马车和瓷器等物件,而相关制作工艺也需考证确定真伪并推广普及。
燕国先祖因护驾桓王有功,正式列入周朝的诸侯行列。
后来至周烈王时,因其财政困难,常向债权人借贷,最终被迫将宫廷珍宝作为偿还,部分珍贵瓷器从此散落民间,其下落至今不明。
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的来历。
此后周王朝同样为维持威严,重新制作了一批象征往昔荣耀的新白瓷以接待四方来宾。
直至王朝衰微,这批白瓷与一些古代礼器成了咸阳宫殿藏品……
之所以称为旧礼器,皆因这些青铜鼎是仿制品,并非出自大禹时期的九鼎原物,相差甚远。
子墨细细端详手中的三代白瓷,触感略显粗糙。
这是当时制瓷工艺尚未发明上釉技术所致。
所谓釉,是一种覆盖在陶瓷表面的玻璃态物质。
早期的釉源于草木灰浆,不同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富含各异的元素,因而影响瓷器最终呈现出的色泽,如青釉使用稻糠灰,兔毫釉采用稻草灰,绿色釉则多用含铁较多的松木灰……
尽管具体配方需实践调制,这一领域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即可。
子墨的目标,是在传统土窑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瓷器高温烧制的需求。
至于所需材料——高岭土,在各地并不罕见,后人又唤其为观音土……
---
当子墨进入手工业区时,石室令蔡明即刻迎出。
蔡明显得面庞黝黑,眼神明亮,似刚从熔炉旁忙碌归来。
子墨明白,这种职业病源自长时间火窑前的工作,遂决定待瓷器烧成后,给予他升职奖励,由不更晋升为大夫。
伴随蔡明同行的还有冶金官田昌,前者自不必说,后者专程报告冶炼钢铁的进展。\"公子!”二人深深揖礼后,蔡明引路向前。
子墨行至远处棚内,看见改良过的脚踏陶轮,结构经曲柄和皮带改良,外形酷似健身房内的动感单车。
工匠踩着板凳下的踏板如骑车般操作,大批日常瓶罐迅速成型。
秦地的工与匠虽名异义同。
匠特指各类能工巧匠,如铁匠、木匠等;而“工”范围更广,涵盖医生、画师等脑力劳动者。
概言之,具有一技之长者均归属“工”的阶层,纳入百工籍管理,同士兵属士伍籍相区别。
法律赋予其身份特权,可经商开店。
集市经营中普遍以前店后坊方式生产售卖,此经营模式流传至今。
此处从业的陶工多来自骊山工地,那些享誉世界的兵马俑正是他们的杰作。
调整现有任务后,如今专注于瓷器制造,原先兵马俑配载兵器也换作陶质替代品……
沿路前行,可见依傍水渠的阶梯式过滤池,原料经细筛清洗后送抵窑址。
第一阶段设立了一大一小两个瓷窑。
小型窑专烧松木作为燃料,这借鉴了景德镇瓷都烧制技艺的特色。
相传,松木脂丰富,在瓷器烧制过程中与水分结合,提升坯体润泽效果。
然而基于环保考量,子墨起初拟改用煤作燃料,转念仍保留小窑沿用传统松木工艺。
现代商业规律教会他一条真理——稀缺性成就价值。
类比售价二千文的大热红糖预订券瞬间抢空的情况,其市价早已翻倍至三千钱以上!
由此联想到陈平近腰挂美玉的变化,足证此法行之有效。
子墨规划对稀少珍贵的松木瓷采限制产量模式,同时推广新兴的饮茶文化于咸阳宫内,适时推出配套茶具系列。
瓷器图案装饰可加入中国传统梅花、兰花等题材,并辅以优质绸缎包裹,漆盒盛装并饰金嵌玉。
一套上等茶具售价达万钱以上仅属起步……
审视过程中,蔡明呈上一件昨日成果的瓷盘。
手感光滑细腻,轻叩声若金玉。
子墨满意地点点头。
这批基础款瓷器出自大型燃煤瓷窑,批量供应市场。
根据不同消费层级定制差异化销售策略:廉价普通瓷面向大众消费者;松木瓷器专攻高收入客户群,追求奢华高端体验。
随后巡视结束,赞赏了蔡明的努力并允诺晋级嘉奖,随行司马继续前往炼铁工场。
炼钢量初足以满足国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