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尽头是个拱门,能看出拱门之前应该有很粗的金属栅栏门锁着,可历经千年,早已腐朽生锈,只留下拱门下方一堆痕迹。
我们简单清理了这些痕迹,把一堆锈土推到一旁。
穿过拱门,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像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空洞,空间非常大,应是山体内部自然形成的。
这里怪石林立,石洞相连,仿若迷宫。
洞壁基本由泰山彩石构成,怪石虽突兀,却又似有某种结构。
当真是:
彩峰千仞万洞穿,
怪石林立老龙盘。
光阴轮转知圣井,
三岩九洞绝尘寰。
我们仿若迷失其中,置身仙境,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
若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想象山腹之中竟有这般仙府。
这儿虽有些压抑,倒也不至于让人恐惧。
我找了个制高点细看,山洞内怪石层次结构分明,竟排列成一个很大的八卦太极图。
当然,这所谓的结构也只有我能看出来,其他人不通晓周易八卦,并不知晓。
在八卦太极最外围,也就是我们所站的位置,其实是一圈山洞通道,首尾相连,将太极围在中间。
远远望去,太极正中位置有个圆形石座。
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似乎是此地的核心,想必极为重要,我决定去一探究竟。
于是,我向大家说明了我的看法,带着众人一起朝石阵中心走去。
看着简单,这一路实则艰难。
怪石众多,我们既要辨清方向,又得翻越层层怪石,费了不少力气。
好不容易到了近处,才发现石阵环抱中心的石座竟是一眼井,正往上冒着些许白气。
石座未经精细打磨雕刻,应是天然形成,只是形状像个石座,中间有个一人粗的井口,直通下方。
老万第一个跑过去,指着井下对我说:“嘿,还冒热气呢!”
其他人也跟了上去,我走在最后。
他刚伸手捂住井口,瞬间就把手缩了回来,说道:
“我去,不是热气,是冷气。他奶奶的,不会通向阴间吧。大有,你快来看看,刻着字呢,这次可厉害了,直接是甲骨文。估计这东西都不是秦朝的。”
甲骨文至少要追溯到商朝,那可太惊人了,这石刻字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
我问老万:“你懂不懂啊,这群人里就你算专家了,其他人更不行。你仔细瞧瞧,猜猜写的什么字。”
棍子使劲捋了捋自己的小分头,又拖着下巴琢磨半天,对我们说:
“最后一个是井字,这我能确定,这字历经千年都没变化。前面那几个,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了,我之前还读过甲骨文的介绍呢,是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