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原来是故人
但姜瑾却并没有出声。
她怕自己打乱了纪渊诊脉的思路,只在一边乖乖的看着。
直到纪渊松下手,姜瑾来不及发问,纪渊便直接从腰中掏出一个锦囊,取出两粒药丸子塞到这二人口中,又继续给两人把脉,
直到两人彻底安定下下来,没有一点声音,他才终于松一口气走到姜瑾身边,面带不忍的道:“这二人身体亏损极其严重,男子身上都是暗伤,并且有些伤痕是匈奴的武器才能造成的。”
“女子应当原是养尊处优的,可在这里不知监禁了多久,身子已然亏空,二人的情况都不是很好。”
姜瑾皱眉:“谁会这样对他们?他们又是什么身份?因什么原因被人软禁在这里?”
这次没等姜瑾多想,纪渊便主动提醒。
“我怀疑他们二人便是两年前失踪的镇北将军及其夫人,我记得镇北将军后肩处有一道刀疤,是匈奴对战时留下的,这人身上也有,并且此人体质偏凉,定是在漠北多年才能造成的。”
此言一出,姜瑾眼睛瞬间瞪圆。
她不可置信的看了纪渊一眼,痛快追过去,将目光呆滞的男人强行转过来,对上他那张脸。
姜槿手上渐渐松了力气,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怎么会这样?”
瞧见那一张熟悉的脸时,姜瑾先是没认出来。
可后来她仔细剔除过这张脸上所有像蚯蚓一样的刀疤痕迹,才终于在这张脸上找出了与那位昔日里身形魁梧高大的伯伯的相似之处。
可昔日微风凛凛的镇北将军,如今竟会是这个样子,这让姜瑾完全无法接受!
她看着神情呆滞的镇北将军,语气中带着哽咽的问:“于伯伯,你还认不认得我?我是阿瑾,姜家的那个阿瑾。”
“您和我父亲一并驻守西宁关,我是您看着长大的,后来我回到京城,嫁了人,您还认得我吗?”
姜瑾的语气中带着哽咽。
这位于伯伯与父亲是至交好友,二人多次互相救助,力战匈奴,成为了对抗匈奴的一支王牌军队。
可后来父亲战死,镇北将军于伯伯一直留在西宁关处,直到三年前,八百里急报传来。
于伯伯携夫人在外游览时意外失踪仅有人在山崖周边发现了他们的马车。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四下震惊。
皇帝对此事十分重视,派人前往边关四处搜寻,就连姜瑾当时正在后院调养身子,也知道了这消息。
当时姜瑾还派出了自己手边仅剩的五十个人一路赶往西宁关探查于伯伯的消息。
为此,还和顾寒书吵了一架。
顾寒书认为,姜瑾不该让她的那些暗卫去替于将军做事,应该让他们留在京城里护卫顾寒书这个贪生怕死的狗屁王爷!
只可惜,那些人外出寻找了近半年,也没有任何消息。
无奈之下,只得命部分人撤回京城,其他人则继续留在西宁关处四下里寻找,甚至他们还冒险潜入过匈奴的部落里头。
然而,于将军两夫妻竟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再没有任何信息。
可谁知道,他们夫妻二人竟在此地沦为了阶下之囚,受了这么多苦呢?
镇北将军听到这声音之后,原本暗藏死志的眼神中,渐渐亮起了一抹光。
姜瑾立即用力扯下了自己手上的人皮面具,露出那一张熟悉的脸来,语气中带着期待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