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故意闹事
此言既出,凡与姜槿目光相对的,个个侧过头去,一副避讳之色,显然是被吓住了。
半晌,才有女人的哭声响起,带着哀怨的意味。
“若非实在没法子,我们又怎会想到到官老爷跟前碍事?”
“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实在是被逼的急了,我们一家七口就只剩下两个了!”
此情此景,看得姜槿唏嘘不已。
她站在那些战士身前,直面手持棍棒,满腹怨气的百姓。
深施一礼,姜槿毫无自尊自傲的将军气派,仿佛她也不过是个寻常百姓一般。
“我知此事早教诸位百姓们受了苦,只是如今匈奴虎视眈眈,如果不叫将士们吃饱,何人可上战场?一旦城破,又是何等下场?”
此言一出,众百姓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也想起了匈奴的凶残可怕之处。
看出众人战意锐减,姜槿随即开口补充。
“我知今日之事,乡亲们均是受有心之人唆使,也实在是吃不饱,才有此事。”
“烦请诸位给在下一个机会,今日先叫苒军吃得一顿饱饭,修整充足,自明日起,物资自会分批到达边境。”
“明日午时开始,亦会有人在城中施粥,凡是有咱们将士一口吃的,也少不得我朝百姓的,诸位的性命安危,都在陛下心中记着呢。”
场面一时格外尴尬。
过了半天之后,才有人小心翼翼的问:“你说的是真话吗?”
姜槿毫不犹豫的挥起手中长剑,一缕长发在众人面前徐徐落地,姜槿沉声道。
“此言若不属实,我如此发,一刀两断,无人收敛!”
此言一出,众百姓便少了许多怨言,低下头,默默的带着自己来时的木棒,全数离开。
看着他们退出营帐,姜槿叫来在旁边满脸感慨的看着自己的老将军,低声道:“劳将军将刚刚在第五辆,七辆以及最后一辆马车旁边的那三个人抓过来,记得,此事要悄悄做,不可宣扬出去。”
那人自然领命前去。
很快,那几人便出现在中军大仗之内,却是气焰嚣张,满脸不满。
“将军不是说对我等一视同仁,怎么?难道一切都是假的?是准备慢慢清算我们?”
众人有恃无恐的斜眼看着姜槿,摆明了是想拿捏她。
姜槿冷笑,皱眉问:“你等寻衅滋事,难道不该追究?今日鼓动百姓前往帐前作乱,到底是何缘故?若此时将前因后果一并说出来,我还可饶你等不死,否则……”
剩下的话将近没说,但众人心头自当明了。
几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主动道:”我等不过是因年富力强些,才在这群人当中格外显眼,并无闹事之意,将军可别污蔑了好人。”
另外几人也纷纷附和,但看众人慌的乱转的眼珠子,姜槿便知道,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盯着几人,姜槿直接加码。
“今日之事,说实话的,便可饶了死罪,若迟迟不愿交代的,我也有处置的法子,只当通敌卖国处置。”
纵是如此,场上也安静的可怕。
直到一个将士上前,低声道:“将军,门外有个乞儿,他说他知道此事内幕。”
姜槿一愣,却也连忙叫人开门,把乞儿放进来。
令她觉得惊讶的是,来的正是那个在城外见到的乞儿。
他严肃着一张小脸,低声问:“我愿同将军悉数告知此事,不知将军能给我什么好处?”
几个老将眉头一皱,下意识想要训诫。
姜槿却笑着道:“你要什么?”
那小乞丐一张年轻的小脸上却是老气横秋:“我要将军给我一口饱饭,我要活下去。”
如此朴实的愿望,让姜槿叹一口气,平静的点头:“一言为定。”
那小乞儿不再犹豫,极痛快的主动对姜槿道:“他们和匈奴的人有勾结,我亲眼看见的。”
小乞丐掷地有声的道:“那人答应他们,若是能惹得军中生乱,就给他们二十两银子。”
这小乞儿的话引得几人自是连声否认。
然而,那小乞丐却态度明确的指出:“他们把银子藏在了左边袖口的暗兜里,我亲眼看见的。”
姜槿一个眼神,先锋官只用力一扯,那几人褴褛的衣衫根本遮不住这沉重的银两,当时洒落一地。
众人一刻面如死灰,方才改口:“还请将军饶命,我等真的是没法子了,我们得活着,才会出此下策。”
姜槿叫人把他们压下去,却带着这小乞儿回到住院处,交给他五十两银子。
谁知那乞儿竟然很有底线,直接拒绝了她的好意,反而认真道:“我从这儿一路潜逃至关内,只需要五两银子足够!”
姜槿把那银子交给他,低声问:“你可愿替本将军做事?此后本将军保你一生都能吃饱喝足,还可以教授你武艺,叫你在战时有自保之力,日后倘若战争结束,我也会尽力将你带回京城去,或是向陛下进奏折,奉赏于你,或是把你收养,教你读书,考取功名。”
那小企鹅自然动心,但身在边关之中,他早非单纯的傻孩子,自然满脸怀疑的问:“将军要我做什么?”
姜槿知道他少年老成,并不蒙骗于他,直接到:“你有些识人的本事,我要你结交此处与你相同命运的乞儿,在暗地里替我收集此地各处消息,你可愿意?”
那乞丐痛快点头,直接跪下,脆生生的答应:“多谢将军抬举,小人愿意。”
姜槿将他扶起,亲自取了银两给他,目送他离去,才休书一封,是给远在京城的纪渊的。
此时,军中物资短缺,凭借自己的本事可拖延一两日,却解决不了困难,她要让纪渊想法子再筹措一批物资来。
哪知笔墨痕未干之时,便听得外头一片喧哗之音。
姜槿皱眉,才刚出帐篷,就看一位将士跪在自己面前,颤声道:“将军,不好了!城外有一小队匈奴在城外不时作乱,声称有意和谈。”
“未等小人将消息送给将军,朱副将已亲率数百骑迎了上去,眼下已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