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妇不依不饶,摁着儿子的头,咚咚咚的在地上磕着。
地上,浸出鲜红的鲜血。
云千川闭上眼睛,终究还是回了头。
他过去扶起那对母子:“村里还有多少人,把能动弹的青壮劳力给我集结起来。我要雇工,一个月两吊钱。”
女人如同看到了救星,生怕对方反悔。
她站起身,站在村口高声的大喊着:“柱子他娘,栓子!狗蛋!”
大灾必然伴随着瘟疫,女人叫郑三姑,丈夫死于一场瘟疫。
张家屯十室九空,整个村子,只剩下四五十人。大概,能有十二三人的劳动力。
云千川召集起众人,二憨在一旁来意。
“这是我们猫耳山的云掌柜,这次是来你们这雇工的。凡16-50岁的壮年,每个月两吊钱。”
没有人回答,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们,面面相觑。
一个月给两吊钱,这年头不是骗子,就是神经病。
“猫耳山,那里可是产矿。敢问大掌柜的,那矿不是早就废弃了么。”
一个年长的老人,举手问道。
面对这一群老弱病残,这些雇工实在不是云千川想要的劳动力。
可眼下,似乎到哪里招工,都是这样的一群人。
“矿场重开了,我们招人必须吃住在矿上。一个月,给两贯工钱。”云千川重复了一句。
“可否带一家老小,管吃不?”其中一个人问。
“可以,但是大家必须都得干活。管吃,一天两顿,一稀一干。”
百姓们窃窃私语,众人压根就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
“她三姑,这人说的,可都是真的?”一名村民问。
那郑三姑哪里知道这些了,她看了眼云千川:“这位相公,看着像是好人。”
云千川不想给自己找一些累赘,他想招的是一些青壮劳力,而不是一群老弱病残。
“好了二憨,既然大伙儿都不想去,咱们回吧。”
二憨也不想招这么一群人,“嗯”了一声,二人准备就走。
“别走别走,大掌柜的留步。我们去,我们张家屯的人都去。”
那个老者急了,众人纷纷涌上前去,将云千川二人围了起来。
粮食颗粒无收,张家屯的百姓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郑三姑不忍眼睁睁的看着儿子饿死,这才拦路干出这些羞耻之事。
作为一个母亲,她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值得鄙视的。
要么全村出门逃难,不多久变成灾民。要么饿死,要么啸聚山林。
云千川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别说是一个月给两吊钱。
就算是不给钱,只要管吃管住,这些人也会死心塌地。
只是四五十人的招工,只有十几个劳动力,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云千川为自己的心软,付出了代价。
无奈,他只好带着这些人回了猫耳山。自此,他决定再也不亲自下山招工了。
果然,相比于云千川招的人。马六和祁麻子,一下子招来了三十多个青壮劳力。
而且这些人,还有许多本身就是工匠。
这些人,都是猫耳山附近的村民。有木匠,也有石匠、泥瓦匠。
这些人的加入,使得猫耳山终于有了规模。
挖矿、筛选、冶炼、铸币,一条龙生产线,也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