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父亲的夸赞,郑源琰脸上是压抑不住的骄傲,用力一点头。
“那是自然!楚兄的眼光,何曾错过?”
他看向自家父亲,语气带着几分少年人的得意。
郑康看着儿子这副模样,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摆摆手。
“好好好,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就不掺和了。楚贤侄,府里还有些事务,我先走一步。”
“郑伯父慢走。”楚川起身相送。
等到郑康的身影消失在门外,郑源琰一拍楚川的肩膀,眼神晶亮,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楚川!从今往后,你就是我郑源琰认定的兄弟!有什么事,只要我郑家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
楚川心中微暖,面上却只是淡淡点头:“好。”
然而,一想到当初那所谓的“家”——长平侯府,他眼底便迅速掠过一丝冰冷的厌恶。
那些高高在上、视他如草芥的“亲人”,比起郑源琰这份坦荡,简直云泥之别。
在酒楼用完午膳之后,楚川三人就回到了云华书院。
三人刚回到熟悉的课室,准备继续温书,却被一个同窗告知。
“楚兄,白兄,郑兄,谢院长让你们去后院一趟。”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讶异。
谢院长平日里深居简出,甚少主动召见他们。
怀着疑惑,三人穿过庭院,来到后院谢成奚的书房外。
“进来吧。”苍老却有力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三人推门而入,只见谢成奚端坐案后,面色不同以往的轻松,反而带着几分凝重。
“院长,您找我们?”白易率先开口。
谢成奚抬眼,目光在三人脸上一一扫过,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今年的府试和院试,你们三个,必须全力以赴,务必通过。”
“府试和院试?”郑源琰有些不解,“院长,我们不是才刚入学不久吗?往年不都是让学长们先……”
“情况不同了。”谢成奚打断他,眉头紧锁,吐出几个字,“边境,又起战事了。”
战事?!难道是……朝廷要征兵了?!
楚川瞬间明白了谢成奚的意思,脸色不由得一变。
白易也愣住了,眉头紧蹙:“战事?可是……家父并未提及此事啊。按理说,临江县若有调动,他身为知县,不可能不知道。”
谢成奚却没有解释白知县为何不知情,只是加重了语气,眼神锐利地看着他们。
“老夫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总之,必须拿下秀才功名!这是死命令!”
三人心头一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齐齐躬身:“是,院长!”
从后院出来,三人脸上的轻松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忧虑。
“秀才……”郑源琰喃喃自语,显然还在消化这个消息。
白易走在中间,脸色有些发白,低声解释。
“按照大夏律例,凡有战事征召,各地丁壮皆有可能被抽调。但若身有秀才功名,本人及其父,可免除兵役徭役。一个秀才名头,便相当于两个免征的名额。”
一个名额给我,一个名额给爹……刚刚好!
楚川心中一定,看来这秀才功名,是非考取不可了!
“原来如此……”郑源琰恍然大悟。